央视《焦点访谈》聚焦襄阳:以“小切口”推动就医体验“大提升”


11月7日晚,央视《焦点访谈》聚焦襄阳,专题报道襄阳市中心医院“一次挂号管三天”的创新实践。

这一举措让患者在三天内因同一病情、同一科室复诊时,无需再次缴纳挂号费,不仅减轻了患者负担,也体现了城市医疗服务的温度。


“一次挂号管3天”

省钱又省时

“一次挂号管3天”政策具体是指:患者在医院挂号就诊时,如果因检验、检查当天不能完成,或者不能获取报告,尚未完成诊疗,那么在含首次就诊当日的3天内,患者可以携带报告结果到本院同一科室回诊,免缴挂号费。



市民陈女士因听力问题需定期复查,近日在襄阳市中心医院亲身感受到这项服务带来的便利。首诊两天后,她凭原挂号信息直接到护士站完成分诊,按照“首诊与回诊1:1”的有序候诊规则,仅用几分钟就看上了检查结果。“省去了重新排队的一两个小时,连专家号费用也免了。”她感慨道。

图片


作为率先在全市推行“一次挂号管三天”的医疗机构,襄阳市中心医院持续将便民服务做精做细,并延伸至入院办理“最多跑一次、2-3分钟完成”、床边结算、全流程陪诊等多个环节。一系列充满温情的举措,让患者从入院到出院都能感受到细致入微的人文关怀。

数据显示,自“一次挂号管3天”措施实施以来,襄阳市中心医院已为12万余人次节省了97万余元的挂号费,极大减轻了患者的就医负担,成为襄阳以“小切口”推动就医体验“大提升”的生动注脚。

全市推广

襄阳推进医疗服务改善


就诊流程做“减法”,就医体验做“加法”。襄阳市中心医院的探索,是襄阳市卫健委系统推进医疗服务改善的缩影。


2024年以来,市卫健委围绕“改善就医感受”推出十项便民措施并取得扎实成效:

全市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全面推广“一次挂号管三天”、出入院一站式服务、特殊群体关爱机制等,切实缩短候诊时间、优化结算流程,推广床边结算与个性化陪诊服务。

同时,推进数智化病理服务体系建设,推动检查检验结果互认。

午夜间门诊、潮汐门诊等创新模式也在同步实施,全方位提升医疗服务的温度与效率。



“有温度的医疗”正逐渐成为襄阳这座城市又一张暖心的名片。



近年来,“一次挂号管三天”措施在湖北、广东、山东、江苏等多个省份陆续推行,针对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堵点,各地都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广州的一些医院将回诊时间跨度从3天延长到7天,在珠海等地的医院执行的直接就是“一次挂号管7天”。

从一次挂号“管1天”到“管3天”再到“管7天”,数字的延长背后,是医疗服务向“以患者为中心”的又一次靠拢。


这一措施让民众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便利,减轻了就医负担,也倒逼医院在运营管理、资源调配、信息化建设等方面不断突破创新。正如专家所言,随着分级诊疗的推进、管理水平的提升,以及更多配套措施的完善,相信这一改革探索,终将惠及更多患者,让就医之路更顺畅、更舒心。


图片


来源:襄阳日报综合;

记者:赵玲,李兴会;通讯员:姚敏,阮君君;

编辑:陈忱;校对:王晶;

审核:汪锐;终审:释喻;

运营:襄阳融媒体中心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