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日,位于襄阳昭明台的兰凤戏曲艺术博物馆在完成全面升级后,以崭新面貌正式向公众开放。此次焕新开放恰逢该馆建馆三周年,标志着这座襄阳唯一的戏曲主题博物馆完成重要跨越。
兰凤戏曲艺术博物馆由知名戏曲传承人刘冰创立于2022年10月1日,是襄阳首家戏曲艺术博物馆。三年来,该馆已成为展现中国戏曲文化、梅兰芳与马金凤文化、襄阳地方戏曲文化的重要窗口。
据介绍,沉浸式戏曲体验空间是本次升级的核心。博物馆突破传统静态陈列模式,深度融合数字技术,借助高清投影与环绕音响还原经典剧目舞台实景。观众可聆听大师原声,品味名段唱腔,获得恍若亲临戏院现场的沉浸式体验。
襄派戏剧小剧场——昭明剧场作为本次改造的最大亮点,将传统展厅转化为古韵盎然的小剧场。这里未来将成为“襄派”戏曲——包括京剧、豫剧、黄梅戏、襄阳本土戏曲以及话剧、儿童剧等艺术的常驻演出与互动空间。
升级后的博物馆将开放时间延长为每日上午10时至晚上10时,全年无休,最大限度满足公众文化需求。
提及馆藏资源与文化价值,刘冰介绍说,兰凤戏曲艺术博物馆馆藏丰富,涵盖京剧大师梅兰芳、豫剧大师马金凤及襄阳戏曲艺术家的珍贵文物。包括戏服、头饰、曲谱、剧本、剧照、戏单等演出用具,以及戏曲名家的印章、书信、书画作品和老唱片等历史资料。
在焕新开放之际,博物馆将迎来一批具有重要文化艺术价值的新藏品入藏,进一步夯实其馆藏实力。这些藏品系统展现了戏曲艺术的历史脉络与深厚底蕴。
襄阳不仅是楚文化的发祥地、三国历史文化的源头,更是湖北的“戏窝子、戏码头”。京剧的重要起源地之一——“襄阳腔”正是京剧“西皮”的前身。
10月1日开放当日,举行了一系列庆祝活动:一是纪念票首发:特别发行“焕新开放暨三周年”纪念门票,设计精美,颇具收藏价值;二是戏曲名家演唱会:多位知名戏曲艺术家将亲临现场,倾情演绎经典唱段;三是珍品入藏仪式:一批重要戏曲文物将正式入藏博物馆;四是戏曲主题书画雅集:书画名家以戏曲为题现场创作,展现传统艺术形式的交融对话。
同时,博物馆将定期推出戏曲讲座、名家工作坊、戏友雅集等系列活动,让戏曲艺术深度融入市民日常生活。
兰凤戏曲艺术博物馆位于襄阳古城中心、地标性建筑昭明台内。自开馆以来,已累计接待游客25万人次,成为襄阳重要的文化展示窗口。
馆长刘冰作为市政协委员,在2025年襄阳两会上提出了《打造襄阳派戏剧小剧场 助力文旅新消费》的提案,建议深挖“戏曲里的襄阳故事”,排演青春版戏曲让更多年轻人爱上襄阳戏曲艺术。这一理念在本次博物馆升级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刘冰表示,襄阳市高度重视文化建设,此次博物馆焕新升级是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动文化事业繁荣发展的具体实践。博物馆致力于打造让戏曲艺术“活”起来的文化会客厅,连接传统与现代,为襄阳文旅融合发展注入新活力。
未来,这里不仅是戏曲文物的展示空间,更将成为戏曲艺术的活态传承平台。周末及节假日,本地专业戏曲院团与非遗传承人将轮番登台,演绎经典折子戏,并开展戏迷互动课堂,让观众近距离感受“襄派”戏剧的魅力。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全媒体记者:周建春 张晋瑜
编辑:周建春|责编:刘惠
审核:廖双来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