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素质提升年丨锻硬功 强引擎 促跃升——我市“干部素质提升年”活动成效显著

从“局长讲堂”传经送宝,到千里对标取回“真经”;从一线挂职攻坚克难,到下沉社区服务民生……一场覆盖全域、全员参与的干部素质能力淬炼,正成为襄阳高质量发展的“硬支撑”。

今年以来,我市以“干部素质提升年”为抓手,紧紧围绕省委赋予的“奋力打造中西部发展的区域性中心城市”战略定位,全面加强干部能力与作风建设,为推动汉襄宜“金三角”协同发展、加快建成重要支点持续注入强劲动力。

锻造善战善成“尖兵连”

立项争资是发展的“源头活水”,项目支撑是中心城市的“四梁八柱”。如何让干部练就“抓项目、争资金”的硬功夫?近日,市直机关第三期“局长讲堂”给出了答案。

市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阮莉莉走上讲台,结合本土案例深入解析政策要点与资金争取要领,让来自各职能部门的干部直呼“解渴”。“不再是泛泛而谈,全是实战干货。”一位来自职能部门的科长在课后感慨道。

这样的专题培训已成为常态。我市聚焦“两资三能”工程,邀请发改、经信、商务等12家经济部门“一把手”轮流登台,以实战经验解疑释惑,告别“大锅烩”,实现按需“点餐”。“局长讲的是干货,授的是真经。”一位参训干部评价。

如何避免培训“炒剩饭”?襄阳的答案是:精准滴灌,靶向提升。

“针对干部知识空白、经验盲区、能力弱项等问题,我们实施重点领域干部专业化能力提升计划。”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介绍,培训形式灵活多样,“请进来”的专家学者讲前沿理论,“以会代训”在实战中提升;培训对象分层分类,县级干部侧重战略思维和领导力,业务骨干强化专业化和统筹力,年轻干部则突出政治能力和实践历练。

特色课程也应需而生。省委“七大战略”深度解读、新形势下招商引资新模式、防范化解保密风险实战课等26期靶向明确的专题(短期)培训班,已累计培训干部4200余人次。一本精心编撰的《襄阳“两资三能”学习手册》,成为干部案头必备的“政策宝典”。学习竞赛、技能比武等活动,更在比学赶超中点燃了干部提能促干的热情。

点燃比学赶超“新引擎”

今年6月,老河口市党政代表团带着问题清单,千里奔赴浙江新昌“取经”。“新昌一个县的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和质量,让我们倍感压力,更激发出跳起来‘摘桃子’的斗志!”一名招商干部坦言。

这股对标热潮迅速在全市掀起。市发改委将南通“大项目全链条服务”的先进经验“本地化”,创新推出“重大项目护航官”制度,为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高新区则借鉴苏州工业园模式,着力打造“十分钟企业服务圈”,让企业办事更便捷高效。

对标不是走过场。市作风办督查组在一次暗访中发现,某局提交的对标方案中“学习深圳”的表述过于空泛。“必须列出可量化、可操作的赶超指标!”督导组现场指出问题并责令改正。这一“硬杠杠”,逼着干部把对标学习真正落到实处。

一场全域发力、全员争先的“对标行动”正在襄阳大地激荡。我市选定江苏省南通市作为对标对象,9个县(市、区)分别结合实际确定对标对象、对标事项和赶超标准,81家市直单位从全国各地学习一批先进经验,推动全域发力、全员争先。

思想的火花在碰撞中迸发。围绕省委赋予的“打造中西部发展的区域性中心城市”新定位,襄阳市以党建协作区为单位已召开6场专题研讨会,深入探讨“加快建成支点”的路径。各单位也通过中心组学习、主题党日、“三会一课”等形式开展全员大研讨1872场次,重点发言9457人次。思想的统一,为行动注入了强大合力。

书写实干惠民“新答卷”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提升的素质最终要落脚到服务发展、服务群众的实战能力上。

我市将“两资三能”一线作为最佳练兵场,精准选派50名左右优秀干部,到重大项目、重点企业以及立项争资、信访维稳、营商环境等关键岗位挂职锻炼。在机器轰鸣的工地、在招商谈判的前线、在矛盾化解的现场,干部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长真才。

“千名干部进千企”“乡村振兴四项行动”“党员干部下沉社区……”一系列专项行动搭建起干部成长与事业发展同频共振的广阔平台。1.4万名党员干部下沉社区,化身“网格员”“调解员”“服务员”,解决老旧小区改造、邻里纠纷等急难愁盼问题3200余件。7000余家企业获精准帮扶,1200多个发展“堵点”在干部下沉中变“通途”。

干部素质提升的“试金石”,是群众满意度。我市坚持把群众“关键小事”作为“头等大事”,构建“精准谋划——领办攻坚——长效治理”民生实事闭环。

我市创新实施“民生实事领办机制”,市县级以上领导班子成员每人领办1—2件民生实事项目,从困扰市民的城市围挡整治,到牵动人心的校园食品安全,再到服务新就业群体的“小哥食堂”建设。848项群众关注度高、反映强烈的民生项目被纳入“领办清单”,一项项“民生清单”转化为百姓的“幸福账单”,让支点建设的成果更实在地惠及千家万户。

从项目一线的“攻坚手”,到基层治理的“排头兵”,我市的干部队伍在“干部素质提升年”的淬炼中,正以更高的站位、更强的本领、更实的作风,奋力书写着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的新篇章。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

记者:吴芳丨通讯员:李峤 王汉明

编辑:董子川丨校对:吴芳

责编:沈明晶丨审核:龚莉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