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举行“试乘高铁·活力襄荆”媒体通气会

9月19日,我市举行“试乘高铁·活力襄荆”媒体通气会,向参加襄荆高铁试乘的中省媒体和驻襄媒体、本地媒体、网络大V等通报相关情况。

会上,襄城区委常委、区政府副区长刘颖浩围绕襄荆高铁对襄城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作情况介绍;市发改委党组成员、副主任陈波围绕襄荆高铁在全国全省高铁网中的关键作用、对襄阳提升铁路枢纽地位的影响以及襄阳未来铁路规划建设作情况介绍;市商务局四级调研员胡建新围绕公铁海联运外向通道建设对襄阳对外开放的积极影响、襄阳在促进消费方面的举措和成效以及襄荆高铁开通后襄阳在促消费方面的安排作情况介绍;市文旅局副局长骆建武围绕襄荆高铁开通后对襄阳文旅产业发展的促进作用作情况介绍;市交通运输局党组成员、总工程师赵庆围绕襄阳如何加速推动交通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作情况介绍;古隆中景区营销总监吴勇作了国庆、中秋“双节”景区活动推介;市旅行社协会会长王俊丰介绍了襄阳旅游业的相关准备情况;市烹饪协会监事长张兴明介绍了襄阳美食品牌打造情况。

参会单位表示,将抢抓襄荆高铁开通机遇,深挖高铁经济的巨大潜力,推动人才、资本、技术等要素加速汇聚,为襄阳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同时,做好国庆、中秋“双节”期间文化旅游、餐饮消费等要素保障,让每一位来襄游客乘兴而来、满意而归。

襄城区
招才引智聚活力 文旅产业谱新篇

9月19日,在媒体通气会上,襄城区委常委、区政府副区长刘颖浩表示,襄荆高铁开通后,将为襄城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极大利好,既能推动襄城文旅产业加速发展,又能强化襄城招才引智磁场。

刘颖浩说,襄城区作为襄阳的历史文化核心,拥有襄阳古城、唐城、习家池、古隆中、北街、管家巷等多处知名旅游景点,强大的高铁网络可将华北、华南的游客输送到此,便捷的交通能有效推动襄城区游客数量增加,促进游客出行方式从“过境游”到“目的地游”转变,进而带动餐饮、住宿、购物等全产业链发展。

“高铁不仅能带来客流,更能带来人才流、信息流。”刘颖浩介绍,近年来,随着铁路运输和交通网络的日趋完善,襄城区区位优势更为凸显,特别是在产业招商、吸引外部投资方面竞争力大幅提升,有效助力了该区新能源新材料产业等新兴产业的集聚发展。

同时,襄城区教育资源丰富,拥有多所本科及专科院校,襄荆高铁的开通,能极大便利本地高校学生及年轻科技人才的出行,有助于襄阳吸引人才、留住人才。

“襄荆高铁开通后,将进一步扩大襄城区居民的出行范围和生活半径,推动居民生活方式革新与生活品质升级,将‘高铁红利’转化为市民可感可及、实实在在的幸福感。”刘颖浩说。

市发改委
襄阳将基本实现县县通高铁

9月19日,在媒体通气会上,市发改委党组成员、副主任陈波表示,襄荆高铁开通后,襄阳铁路总里程将达到873公里,基本实现县县通高铁,形成“四纵三横”铁路网络,并实现襄阳都市圈与宜荆荆都市圈的快速联通。

陈波介绍,襄阳自古就是交通要塞,随着铁路等重大交通基础设施的加快建设,襄阳被确定为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国家铁路枢纽城市,为全市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即将开通的襄荆高铁,是国家“八纵八横”高铁网中呼南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省汉襄宜“金三角”高铁环线的骨干线路,是襄阳向南连接长株潭、珠三角、北部湾城市群的便捷通道。

“在服务襄荆高铁建设的过程中,我市快速完成土地报批,全力推进用地腾地、房屋拆迁、管线迁改、环境整治等工作,有力确保了项目进度。”陈波说,根据全省铁路建设部署,待沿江高铁武汉至宜昌段、西武高铁西安至十堰段开通后,襄阳作为全国重要的高铁节点城市,铁路枢纽地位将进一步巩固,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汇聚能力将进一步增强,将为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湖北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和襄阳打造中西部发展的区域性中心城市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撑。

市商务局
将“交通流”转为“消费流”和“经济流”

9月19日,在媒体通气会上,市商务局四级调研员胡建新表示,商务部门将抢抓襄荆高铁开通和国庆、中秋“双节”叠加的良好时机,进一步释放消费活力,着力将“交通流”转为“消费流”和“经济流”。

胡建新介绍,市商务局将联动襄阳各县(市、区)策划开展促消费活动,持续营造火热的消费氛围:组织40家品质餐饮酒店开展“99元吃遍襄阳”活动;联合91家餐饮、72家住宿单位推出针对荆门、荆州消费者的优惠政策,这两地的消费者持身份证可享受折扣或套餐优惠等。

同时,该局还策划开展“10·1”诸葛亮广场车展、“双十一”民发广场车展、襄城区国际车展等多场活动,为市内外消费者提供一体化购车服务。

“襄阳高新区还出台了专项政策,购买东风纳米等本地产汽车可享受多重优惠。在这里,诚邀荆州、荆门两地的消费者来襄共同分享襄阳‘消费红利’。”胡建新说。

市文旅局
推动襄阳从“过境地”向“目的地”转变

9月19日,在媒体通气会上,市文旅局副局长骆建武表示,文旅部门将乘着襄荆高铁即将开通的东风,致力于打造“侠义襄阳”的城市品牌形象,推动襄阳从“过境地”向“目的地”转变,把襄阳建设成为全国知名旅游目的地和区域性旅游集散中心。

骆建武说,襄荆高铁开通后,襄阳至荆门的时间从过去开车两小时缩短到乘动车30分钟,向北衔接郑渝高铁可至中原、京津冀地区,向南通过荆门连接沪渝蓉高铁可直达宜昌、重庆、武汉,极大提升交通可达性,拓展核心客源市场。

骆建武表示,襄荆高铁开通后,襄阳与宜昌、荆门、荆州等兄弟城市的联系将更加紧密,有利于共同打造三国文化、荆楚文化精品旅游线路,实现资源互推、客源互送、市场共享。高铁带来的庞大客流,将直接带动襄阳的餐饮、住宿、购物、娱乐等消费市场,为文旅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同时,可吸引更多投资和关注,间接促进文旅产业发展。

骆建武表示,襄阳文旅部门将抓住这一历史机遇,主动对接全国高铁旅游网络,优化产品供给,加强区域合作,做好营销宣传,将交通优势加速转化为旅游发展胜势,助力襄阳加快建设成为国内外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

古隆中景区
进一步打响“诸葛亮”三国文化品牌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孙凤玲 熊丹青)9月19日,在媒体通气会上,古隆中景区营销总监吴勇表示,国庆、中秋“双节”期间,景区将通过内容创新、体验升级与传播联动,进一步打响“诸葛亮”三国文化品牌,为襄阳文旅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作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和三国文化核心地标,我们始终坚持以文化为魂、以活动为媒,推动文旅深度融合。”吴勇说,国庆、中秋“双节”期间,古隆中景区将围绕“遇见诸葛亮”这一核心IP,系统策划并落地“12+3+3”实景剧本游项目,通过沉浸式、互动式、场景化的活动体验,进一步提升景区文化感染力、品牌影响力和消费带动力。

吴勇介绍,古隆中景区将以“遇见”为主题,设置12个特色剧情点位,为游客营造“穿越三国”的沉浸式氛围。安排30位专业NPC全程互动,每日演出超过60场剧目,让游客在参与中深入了解“三顾茅庐”等历史典故。以“线索收集+银票积累”为纽带,贯通核心景区、三国古村寨(八卦阵)和飞鸟乐园三大区域,打造“一步一惊喜、一路一福利”的主题游线。打造三台大型实景演出——石牌坊《隆中对》、三顾堂《三顾茅庐》、啸台《话说三国》,将三国文化从静态陈列转化为动态体验。

市旅行社协会
以优质服务迎接八方来客

9月19日,在媒体通气会上,市旅行社协会会长王俊丰表示,襄荆高铁开通后,将为襄阳旅游业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市旅行社协会将做好各项准备工作,以优质的服务和丰富的旅游产品,迎接八方来客,让襄阳成为更多游客向往的旅游目的地。

王俊丰介绍,市旅行社协会承担了襄荆高铁开通当日荆州、荆门千名游客乘坐动车来襄阳旅游的专列接待工作。“为了确保此次专列接待工作顺利进行,我们联合多家旅行社,对每一个环节都进行了细致规划和严格把关。希望通过这次活动,让荆州、荆门两地游客充分感受到襄阳的魅力,为后续的旅游合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同时,为了更好地迎接襄荆高铁沿线城市居民到襄阳旅游,市旅行社协会精心策划了50多条精品旅游线路,涵盖襄阳历史文化、自然风光、休闲娱乐等方面。

市旅行社协会还向全市旅游工作者发出倡议,倡议大家以热情的态度,迎接每一位来襄阳的游客,为其提供优质的旅游产品和服务。

市烹饪协会
把襄阳味道推向更广舞台

9月19日,在媒体通气会上,市烹饪协会监事长张兴明表示,襄荆高铁开通后,将为襄阳旅游、商贸、餐饮等行业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襄阳餐饮人将抓住这一机遇,把襄阳味道推向更广舞台。

张兴明说,在政策引导和市场驱动下, 我市北街、风华路、襄城闸口大虾一条街等夜间经济集聚区、特色商业街已成为美食爱好者聚集地。“除了这些美食地标之外,我们在商务部门指导下,联合媒体平台,经过专家研讨与全民投票,从近500道候选菜中精选出30道‘来襄必点菜’,每一道都是对襄阳味道的鲜活注脚。”

“作为餐饮人,我们深知传承和弘扬襄阳美食文化既是使命,更是责任。”张兴明说,面对高铁时代带来的机遇,襄阳餐饮行业将严守食品安全底线,加强行业自律,让每一位游客吃得安心、放心;推动菜品创新,在保留传统风味的同时融入现代元素,适应更广泛的口味需求;全面提升服务品质,加强员工培训,以专业、热情、细致的服务迎接八方来客。

“我们也将借助高铁带来的便利,进一步深化与荆门及周边地区餐饮同行的交流合作,携手推动区域美食文化繁荣发展,让襄阳味道乘着高铁走出湖北、飘向全国,吸引更多人来襄阳品美食、读历史、见未来!”张兴明说。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

记者:孙凤玲 熊丹青丨通讯员:程泽宇 向长海

编辑:董子川丨校对:吴芳

责编:沈明晶丨审核:龚莉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