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根治机动车环保检测数据造假顽疾,我市首家实施“明管明线”透明化改造的机动车环保检测机构——二汽机动车检测站近日正式投入运营。该站通过检测管线可视化、物理与通信接口双重电子封签等创新举措,构建起“物理+电子”双重防作弊体系,显著提升检测数据公信力。
针对机动车尾气检测领域长期存在的“暗箱操作”问题,国家9部委5月联合印发的《关于进一步优化机动车环境监管的意见》明确提出,要求实施检验设备“明管明线”管理。
记者在二汽检测站现场看到,改造后,原本深藏地沟的检测管线全部迁移至地面可视区域,并分门别类加装了清晰标识。“过去线缆置于地沟下,杂乱易滋生作弊。”检测站技术人员介绍,“现在所有管线路由地面桥架明示,分类清晰。关键接口增加了物理和电子双重封签,有效防止篡改。”
此外,检测线上所有检验仪器设备均实施了封签绑定,杜绝在设备内部加装作弊插件。一旦电子封签被破坏,系统可依据备案的数据与编码信息快速定位。
据悉,该套改造方案总投入约2万元,在确保防作弊效能的同时实现了成本可控。
市大气污染防治管理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改造直击行业痛点,通过管线明示化和设备封签绑定技术,从物理层面杜绝了人为篡改尾气采样管路的可能性。下一步,将稳步推进全市41家机动车检验机构全面完成“明管明线”升级改造,提升行业规范化透明化水平,助力大气污染精准管控。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
记者:吴芳丨通讯员:赵月
编辑:董子川丨校对:吴芳
责编:沈明晶丨审核:龚莉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