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强国路 阔步新征程】汉襄宜“金三角”画圆 人才产业奔涌激活湖北新动脉

一趟深夜疾驰的高铁,串联起武汉与襄阳的双城故事;一个前沿材料科技突破,折射出汉襄宜协同创新的巨大能量。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区域协调发展工作,强调要加大区域战略实施力度,增强区域发展活力。如今,武汉、襄阳、宜昌为引擎的湖北“金三角”正高速转动,通过交通互联、科技创新、产业协同,共同擘画湖北高质量发展新蓝图。这片热土如何吸引人才归来?又如何锻造支撑中部地区崛起的强大支撑?今天,让我们跟随记者的镜头去一探究竟!


深夜,汉口到襄阳的最后一班高铁,张帆是它的常客。2022年开始,这位80后教授的生活半径,从校园的“三点一线”,扩展到武汉与襄阳的双城。“这车很方便,晚上十一点半就到了。”张帆告诉记者,自己每周都是坐这趟车,已经有三年时间。

这种交通便利,也是汉襄宜协同发展的硬支撑。记者注意到,今年,当沿江高铁武汉至宜昌段和呼南高铁襄阳至荆门段的通车,加上现有的铁路,汉襄宜“金三角”高铁大环线将正式画圆。不久,人们就可以乘坐一辆武汉到武汉的高铁,实现三地之间1小时通勤。

三年来,过着“双城记”的张帆既做科研又干管理,既育人又搭平台。最得意的一件事儿,是招引了首批海外博士,襄阳人李彬就是其一。“之前靶材中毒的问题解决了吗?这一批为什么还是黑的啊?这是第几批了?”湖北隆中实验室副研究员李彬正与同事针对研究课题开展讨论。钙钛矿太阳能电池薄膜材料,位于襄阳的湖北文理学院已攻关十年,产业化应用到了破题之时。2021年,湖北陆续组建十大实验室,均分布在汉襄宜“金三角”,其中,襄阳隆中实验室,专攻先进工程材料。

湖北隆中实验室副研究员李彬告诉记者:“钙钛矿是一个比较前沿和新兴的研究方向,刚好我博士阶段做的半透明的钙钛矿的研究,它可以做车用天窗,做隔热发电和采光于一体的光伏玻璃相结合。”

当家的方向和研究方向保持一致,李彬的返乡,变得顺理成章。而家乡的产业链配套,则是让梦想的实现,变得更快。上半年,小试已经成功;近期,中试产线也将在襄阳的本土企业开始建设。襄阳华智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熊国志表示:“我们将在2026年10月份,上百兆瓦生产线,真正地在襄阳形成一个产业集群。”

湖北文理学院低维光电材料与器件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教授李望南说:“武汉的技术优势,加上我们的产业特色,这样配合起来,我们能在襄阳做出更好的成绩。”

今年4月21日,湖北印发出台的《关于实施区域联动战略 整体提升支点区域协同力的行动方案》,明确汉襄宜“金三角”要聚焦“三个增长”,科创共兴,就是夯实智慧增长的重要基础支撑。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邹薇说:“关注区域、支撑省域、放眼全域。武汉、宜昌、襄阳,他们都要在各自目前发展的规模的基础之上,进一步地成长壮大,在我们的产业布局、要素的集聚,科技创新上面,要形成一种互通互融的格局,不能够分而治之地各自发展;都要跳出自己单个城市的狭小的范围,引领带动他们周边的中小型城市,乃至于县域经济整体发展。”

以三角之强带动湖北全域,以科技创新融合产业创新,更多产业集群正在爆发集聚效能。记者发现,每两分钟就有一辆东风纳米01下线。这款上市不到两年的车型,市场辐射河南、陕西等周边省份,还远销40多个国家和地区,今年二季度产销量同比增长235%。40年前,这里还只是东风汽车走出深山的襄阳基地。而如今,“全国第九大汽车城”、“湖北首个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等新的定位和名片,正绘就着一个区域产业大走廊的宏伟蓝图。

“汉孝随襄十”,这是一条万亿级汽车产业走廊,绵延千里,集聚25家整车企业、2000余家零部件厂商,形成全国唯一覆盖“重、中、轻、客、专、特、改”全系列车型的产业集群。不仅在汽车产业,眼下的汉襄宜“金三角”,正发挥资源集聚优化、产业升级迭代、科技创新策源、对外开放枢纽等功能,全力打造武汉光电子信息、“宜荆荆”磷化工、“荆襄宜十”绿色循环电池等世界级优势产业集群。他们助推着湖北的联动发展,也吸引着像李彬这样的人才,在湖北实现梦想。

“我们现在明显感觉到互动日益加强。”湖北隆中实验室执行副主任张帆表示,去年有两项成果已经在襄阳市转化了,吸引投资超过100个亿,未来我们将利用实验室平台,引进高层次人才,让科研成果服务相关产业的发展,助推支点建设。

湖北隆中实验室副研究员李彬表示:“不仅有一种为家乡奋斗的感觉,也感觉到自己的一些研究方向、目标、伟大志向,也在受到家乡的支持。我想象过我的技术能得到广泛的应用,我也坚信能为新能源汽车产业带来技术革新和迭代。”

从深夜高铁上的匆匆身影,到实验室里碰撞的思想火花;从单打独斗的科研攻关,到三地联动的产业集群,“金三角”的协同故事正在荆楚大地上生动上演。交通的“硬联通”夯实了基础,政策的“软对接”优化了环境,而人才与产业的“心联通”则真正激活了发展的内生动力。当个体的梦想与家乡的崛起同频共振,当一域的努力汇聚成全省的动能,一个更具活力、更有竞争力的湖北正昂首走来。这盘协同发展的大棋,正下得风生水起,未来可期。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

记者:刘春梅 实习生:曲笑阅 | 协助拍摄:湖北台 襄阳台

编辑:滕树杰 | 校对:刘媛

责编:李丹 | 审核:周嘉宾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