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办实事解难题丨我市精细服务解决老旧小区居民“上下楼难” 一键直达 “梯”升幸福

对于家住樊城区某老旧小区六楼的80岁的李奶奶来说,过去买菜、倒垃圾,都是生活中的难事。如今,看着崭新的电梯,李奶奶脸上笑开了花:“盼了多少年啊!电梯装好后,我经常下楼晒太阳,找老邻居聊天。”

这是我市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聚焦群众“急难愁盼”,以精细服务铺平老旧小区“加梯路”的生动缩影。

面对“空巢老人”、残疾人等群体“上下楼难”问题,我市积极作为,将其作为检验学习教育成效、转变干部作风的“试金石”,坚持资源聚合、力量下沉、精细服务,让幸福在家门口“一键直达”。

“加装电梯是好事,但费用怎么算?”“采光会不会受影响?”……面对群众的疑问,樊城区举办180余场“问需会”,社区成立92个“加装电梯服务站”,倾情为群众服务。工作人员主动下沉,运用云广播、大喇叭,深入楼栋宣讲惠民政策,摸清每家每户的真实情况,收集居民诉求。

如何办?在哪办?找谁办?加装电梯复杂的流程和协调难题让不少居民望而却步。对此,樊城区住建局牵头,会同消防、规划、应急等部门,组建“民意应声团”,带着精心编制的《增设电梯服务指南》和《申领资金指南》下沉小区。指南里不仅有加装电梯流程图、不同楼层的出资参考比例,更有各部门的地址和电话。

“以前,我们像无头苍蝇一样到处问、来回跑。现在,指南在手,心里踏实多了。”居民王先生说。“民意应声团”现场办公,采用“一次踏勘”“一个部门牵头到底”的“一字工作法”,面对面答疑释惑,预判管线迁移等卡点问题,现场提出解决方案,有效打破部门壁垒,让复杂的流程变得清晰可操作。

面对低层住户的顾虑和少数居民的抵触,相关部门和社区工作人员一次次上门走访,与居民拉家常,耐心倾听原因,找准问题症结,精准施策。这种真诚的沟通,逐渐消除了大家的顾虑和抵触情绪。同时,针对审批流程繁琐这一问题,住建部门牵头优化流程,压缩时限,加强批后联合监管,确保“高效办成一件事”。

从“上下楼难”到“一键直达”,改变的不仅是出行方式,更是居民的生活品质。今年以来,樊城区成功加装并投入使用36部电梯。

我市各地始终把“开门教育”贯穿始终,坚持问题导向,一体推进学查改,针对深入基层调研收集的老旧小区居民反映的“上下楼难”等问题,深入实施老旧小区加装电梯适老化改造行动。

一部部拔地而起的电梯,成为我市各地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深化为民服务、提升群众获得感的生动注脚。如今,老人、残疾人轻松上下楼,回家的路变得更加温暖、便捷,“梯”升的是实实在在的幸福感。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

记者:吴芳

编辑:董子川丨校对:吴芳

责编:沈明晶丨审核:龚莉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