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绘现代化人民城市新画卷——市政协常委会聚焦推进“三区”协同发展协商议政述评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

7月14日至15日,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召开。这是党中央时隔10年再次召开城市工作会议,首次提出了建设现代化人民城市的目标,明确了“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6个方面的内涵,科学回答了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城市工作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擘画了建设现代化人民城市的新蓝图。

镜头转向古城襄阳,7月15日,一场聚焦城市发展的协商会议——政协襄阳市第十五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召开,围绕推进“三区”协同发展、提升城市能级开展协商议政。

当前,城市发展进入新阶段,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成为主题,坚持城市内涵式发展成为主线,推进城市更新成为重要抓手,地方对中央顶层设计的呼应与探索正大力开展……

锚定新坐标

内涵式发展引领城市方向

东津新城的工地上,塔吊林立,机器轰鸣,金融中心大楼拔地而起,不远处,襄阳五中实验小学建设如火如荼;襄阳古城仁义巷里,工人们小心翼翼地修复斑驳的老墙,已经启动的铁佛寺路改造工程将在未来直观展现“铁打的襄阳”;陈老巷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提升与更新改造项目现场,一座穿斗式木构架民居正接受精细修复,通过榫卯结构拼装的木梁甚是坚固,采用麻刀灰工艺砌起的墙面上,每一块经过编号的老砖精准归位……

为扎实推进新城区建设、古城区保护和旧城区更新,实现新城、古城、旧城功能互补,今年以来,市委、市政府坚持高点谋划、高位推动、高频调度,组建工作专班,明确三年行动计划和年度工作要点,全面实施年度重点项目,大力推进“三区”协同发展。

随着“三区”协同发展的推进,新老问题交织、长短问题叠加、表里问题凸显等亟待解决。今年3月以来,市政协明确9个专题,组织126名委员深入开展调查研究,面向社会广泛征求意见建议,最终形成10份建言报告,为推进“三区”协同发展聚识、聚智、聚力。

“襄阳已进入城市能级提升的关键发展期。‘三区’协同是优化资源配置、优化空间布局、提高城市能级的有效方法。面对城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应该协同什么?怎么协同?”当日上午,协商会议召开前,市政协专门邀请市城市规划设计院专家围绕“三区”协同发展为常委会委员们作专题培训。

城市发展不是孤岛式的跃进,协同是城市进化的格局与智慧。

“立足优势、错位发展,打造‘三区’各具特色的产业集群。”“推进‘三区’文旅联动,加速打造国际国内知名旅游目的地。”“整合‘三区’科创资源,打造区域科创中心。”“推进医疗协同发展,切实方便群众就医。”……协商会上,常委会委员们锚定“内涵式发展”这一新坐标,从推动城市结构优化、动能转换、品质提升、绿色转型、文脉赓续、治理提效等方面为“三区”协同发展建言献策。

构建新格局

协同发展助推城市能级跃升

“我国城镇化正从快速增长期转向稳定发展期,城市发展正从大规模增量扩张阶段转向存量提质增效为主的阶段。”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就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城市工作面临的形势作出重大判断。

新时代新征程上,如何把握这一历史方位,主动适应重大形势变化,以新担当新作为走出一条襄阳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

城市的核心是人。只有解决好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安居乐业问题,城市工作才有意义。

“现在,襄阳教育资源分配就像个‘倒三角’,中心城区里好学校扎堆,新城区里学校发展不均衡,教师流动、教联体建设效果有限。我认为,在学校布局方面,应围绕学生们的需求和新城区发展,提前把教育用地安排好,新楼盘必须配套建设学校,确保规划一起搞、建设一起动、完工一起交钥匙。对于旧城区里条件差的学校,该修缮的修缮,该升级的升级,确保硬件不拖后腿。”市政协委员、襄阳华侨城实验学校小学部校长张德兰的发言直指当前襄阳教育资源分配的“痛点”,建议优化“三区”教育资源配置,以教育之强筑发展之基。

“医疗资源均衡布局,是民生所系、发展所需。当前,我市还存在同质化竞争加剧、基层服务能力较弱、医疗供需结构性调整不够等问题。”民建襄阳市委会重点关注“推进医疗协同发展,切实方便群众就医”问题,建议切实加强顶层设计,推动差异化发展,推进紧密型医联体建设,提高基层诊疗能力,整合现有医疗资源,推进区域均衡发展。

集约高效、特色发展是当前城市发展转变的核心方向。市委、市政府推进“三区”协同发展,旨在通过产业层级提升,带动城市能级和品质双提升。

周建宏委员代表市政协经济技术委员会发言,提出打造“三区”各具特色的产业集群。他建议,立足“三区”特色产业优势,加强产城发展规划,突出错位发展;强化产业集群打造,突出特色优势;强化要素保障支撑,突出协同合作。

“加速打造国际国内知名旅游目的地,应坚持‘人城共融、主客共享’的理念,通过统筹打造、联动提升、营销造势等举措,努力让古城焕发活力、旧城挖掘潜力、新城增添魅力。要加强资源统筹,挖掘文旅潜力,推动服务联动提升,增强消费引力,大力开展宣传营销,展现城市魅力。”市政协港澳台侨和外经外事委员会聚焦“推进‘三区’文旅联动,加速打造国际国内知名旅游目的地”给出建议。

站在新的历史方位,城市工作的重心和方法正在转变,更需注重治理投入与统筹协调。市政协常委谷彦杰认为,推进“三区”协同发展,当务之急是推进襄阳古城功能人口疏解。尽管襄阳古城在保护利用方面取得明显进展,但人口密度过高、功能机构密集、居民外迁缺少市场化办法等问题仍然存在,应加快机构腾退,带动功能疏解,出台市场化办法推动居民外迁,统筹协调新城承接襄阳古城人口。

展现新作为

聚焦重点任务狠抓落实

建设什么样的城市?怎样建设城市?面对时代命题,委员们积极建言,相关部门现场回应。

“针对调研报告指出的规划体系不完备、整体统筹不够等问题,我们将以‘多规合一’为抓手,健全全域协同的规划体系,加强规划统筹引领,以古城功能疏解、旧城城市更新带动新城引产聚人。”

“针对产业同质化竞争、区域联动不足等问题,我们将提升资源要素投放与发展方向的匹配度,通过合理调配资源,促进不同城区发挥自身优势,实现城市集聚发展、‘精明增长’。”

“针对功能疏解不到位、公共服务不均衡等问题,我们将进一步健全规划实施传导体系,保障公共服务设施有效供给。按照十五分钟生活圈、五分钟生活圈要求分级设置各类公共服务设施用地,明确四至边界,从源头上保障公共服务设施用地规模和数量。同时,在规划用地和工程许可方面严格按照标准,配建公共服务设施。深化完整社区建设,努力打造一批安全健康、设施完善、管理有序的完整社区样板,不断满足群众多层次需求。”

……

新城崛起、古城焕新、旧城蝶变,“三区”协同发展正有序推进。一座更具韧性、更加文明、更富活力、更美丽宜居的襄阳,正沿着“三区”协同的道路阔步前行,向着现代化人民城市的目标奋勇迈进。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

记者:熊丹青丨通讯员:余欢 曾昱

编辑:董子川丨校对:吴芳

责编:沈明晶丨审核:龚莉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