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嫦娥”:用古法手工皂雕刻自由人生

在时光的刻度上,35岁常被视作人生的分水岭。当社会热议"35岁危机"时,襄阳古城里一位名叫常伟莹的创业者却用她的故事重新定义了这一刻度。

7月初,记者走进了试营业中的“嫦娥制皂局”,扑面而来的是草本植物的清香,陈列架上色彩斑斓的手工皂宛如艺术品——这里藏着一位女性打破年龄焦虑的创业密码。"朋友们总笑称我的本名像'肠胃炎',后来我就给自己起了'嫦娥'这个艺名。"嫦娥有些不好意思地介绍店名的由来。

把爱好变成事业

打造襄阳首家古法手工皂小店

古法手工皂是一种采用古法工艺,以天然植物油和药用植物为原料的日用清洁产品,有洗澡、洗头、洗脸、洗衣服等多种用途。其历史可以追溯至中国魏晋时期的“澡豆”。在我国许多地区,古法手工皂已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

嫦娥与手工皂的缘分开始于幼时。“我妈从小给我用手工皂洗澡洗头,后来改用现代化工产品皮肤反而不适应。”嫦娥说,2021年时,她去河南郑州学会了古法手工皂的制作,后来也去洛阳等地了解了不同地区的手工皂特色,而襄阳地区却并未见过类似的产品,于是在辞职后她萌生了做襄阳首家古法手工皂小店的想法。

一块手工皂从制作到成熟需要经历45天以上的皂化期,成本远高于工业皂,有顾客会认为手工皂价格偏贵,但她坚信“就像人生需要沉淀,真正的品质经得起等待”,她的小店会吸引和她一样喜爱手工产品、拥有相似健康理念的人。记者看到,不断有顾客被手工皂吸引进来,嫦娥会热情地接待每一位顾客,讲起产品的特点来滔滔不绝,许多顾客都对手工皂表示出了兴趣。孙欣是来自南阳的游客,她说:“被手工两个字吸引进来,试用过后感觉皮肤滑滑的,香味很持久。”

创业之前,制作手工皂对于嫦娥而言是一种生活压力的释放。“做皂是一个全身心投入的过程,可以随自己的心意给手工皂赋予不用的颜色、刻上不同的印章,看到一块皂从水样到成型时会感到很开心、很有成就感。”在嫦娥的心里,一块手工皂的成熟就和人的成长一样,雕刻手工皂就像雕刻自己的人生,用皂则是释放自我的过程。每块皂都有它的价值,而每个人也有自己的价值。

开过咖啡店、搞过密室逃脱……

35岁从央企辞职

是深思熟虑还是随性而为?

嫦娥的人生轨迹充满了张力。毕业于武汉传媒学院新闻学专业的她天生向往自由。毕业后开过咖啡店、学过美容美发,还搞过密室逃脱,挣钱后她利用电商卖服装但因决策失误亏损了。迫于经济压力,她找了一份待遇不错、相对稳定的央企工作,八年时间里成为公司的部门主管,带领团队把负责业务做到了公司第一。但过于饱和的工作内容、24小时连轴转的精神压力、失去自我的生活状态让她在35岁时,选择了离开。她说,她想找回真正的自我,做自己热爱的事情,余下的人生为自己而活。

嫦娥表示,选择开古法手工皂店最初也并非深思熟虑,而是想到这件事可以做便去做了,有一定的调研和思考但无法预料未来会如何。“先上车再说”“东边不亮西边亮”,她崇尚知行合一,想到了便去做,想太多反而容易失去一些东西。

即使是错误的路

也会为人生积累经验

对未来保持积极乐观

作为一个经历过人生波折和不同选择的过来人,嫦娥对大学毕业生就业择业的建议是:“走自己的路,选自己喜欢的,错了也不会后悔,即使是错误的路也会为你的人生积累经验,帮助你日后走上正确的路。”就像她刚毕业时的创业经历,锻炼了她的抗压能力、沟通交流能力、谈判能力等,让她能够迅速适应新的工作岗位,在工作中游刃有余,回想起来也并不后悔。同样,辞职前的工作也让她积累了更多资源和经验,让她更有勇气和底气做出新的创业选择。

对于未来,她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下一步她的计划是把襄阳保康有机茶、襄阳黄酒酒曲等成分加入手工皂生产,也会尝试把昭明台、管家巷、古隆中等文旅景点做成浮雕皂,做出具有襄阳特色的手工皂,为襄阳文旅产业发展赋能。

记者:熊功洁;摄影:王文俊;

编辑:熊功洁;责编:苏琦琦;

审核:杜红丽;终审:宋毅;

运营:襄阳融媒体中心;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