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主题:肿瘤防治新视角,中医肿瘤科专家详解"冬病夏治"
节目嘉宾:襄阳市中医医院 肿瘤血液科 主治医师 康朔麟
冬病夏治是中国传统医学的一个重要特色疗法,通过在夏季自然界阳气最旺盛的时间对人体进行药物或非药物疗法,益气温阳、散寒通络,从而达到防治冬季易发疾病的目的。冬病夏治的理念早已经深入寻常老百姓思想里,对于痛经、慢性支气管炎、慢性腹泻等慢性疾病的冬病夏治理念早已深入老百姓思想里,疗效也获得了人们的认可,目前国内外肿瘤发病率逐年升高,听说肿瘤患者也能从冬病夏治中受益,并成为肿瘤防治新视角。
肿瘤患者"冬病夏治",需辨证施治,主要推荐五类人群:
(1)肿瘤术后康复期患者:肿瘤患者常因疾病消耗或经过手术后出现体质虚弱、免疫力低下,常表现为疲乏,失眠,抑郁等。
(2)经抗肿瘤治疗患者:肿瘤患者经化疗、放疗及靶向治疗等多种抗肿瘤治疗后,多存在气虚阳虚型体质,常表现为疲乏无力、面色苍白、畏寒怕冷、四肢冰凉,食欲不振,大便稀溏,腹部怕冷,小便清长,阳痿早泄,入睡易醒等。
(3)冬季症状加重的慢性患者(如骨转移疼痛加重)
(4)需预防癌前病变者(如萎缩性胃炎)
(5)长期带瘤生存的晚期患者
(6)合并慢性病患者:一些肿瘤患者合并有慢性病,如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慢性肠胃炎、骨关节病、风湿病等,夏季调治可以减少在冬季的发作频率和严重程度。
但要注意,正在急性感染期、皮肤溃烂、过敏、瘢痕体质患者或阴虚火旺者需调整方案。
记者:张凌|通讯员:康健 邵本刚
编辑:王晓|校对:杨霞
审核:蔡彦燕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