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运输成本略有增长,但销量多了,划算!”
“货运价格动态调整,不用担心油价上涨了,省心!”
7月8日,保康县公安局马桥派出所民警孟超来到湖北尧治河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对前期货运运费纠纷进行回访,企业、司机对民警的调处方式交口称赞。
“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就地化解,定分止争,案结事了。”保康县副县长、公安局局长董伟介绍,今年以来,保康县公安局大力推进“枫桥警务”“农村警务”“脚步警务”,把警务力量扎根在村组社区、田间地头、企业门口,全域全周期防控、党政大闭环调解、分级跟踪销号,让矛盾纠纷发现早、调处快、不反弹。
今年上半年,保康县公安机关共调处各类矛盾纠纷928起,其中重大疑难纠纷32起。
全周期防控让矛盾“无处生根”
“丁大叔,烟叶长势不错啊!”“这还得感谢你们,不是你们帮忙调解,这波旱情肯定受灾严重。”
7月6日,在保康县两峪乡程岐村,两峪派出所民警阮长昊站在齐腰深的烟田里,和烟农丁大叔拉着家常。
前段时间的持续高温,正值生长关键期的烟叶急需用水,丁大叔抽水灌溉,但水流经同村俞某烟田时却遭截流。两户村民为此发生争执,继而大打出手。
驻村民警得知情况后,第一时间赶到田间地头,现场调解了纠纷,避免了矛盾升级。
烟叶是两峪乡的主导产业,也是村民矛盾纠纷的高发区域。
两峪派出所围绕烟草产业的种植、烤烟、收购的产业周期,紧盯田间地头、烤烟炉、烟站三个场所,将警力下沉到最易滋生矛盾的时间和场所。今年至今,全镇因烟叶引发的纠纷仅一起。
聚焦矛盾突出行业,紧盯滋生矛盾环节,矛盾起不来,起来也按得住。
马桥派出所采取“警治联勤”模式,紧紧围绕矿产资源的产业周期,聚焦矿企与运输行业、货车司机与村民、外地货车与本地货车等突出问题,源头化解涉矿产业矛盾纠纷8起,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
“党政大闭环”让矛盾事结心了
今年3月份,寺坪镇简家坪村杜尤两家因倾倒垃圾发生口角,引发多名家庭成员肢体冲突。
在外地打工的匡某,得知妻子尤某在家被欺负,连夜坐车赶回,扬言极端。
得知消息后,寺坪派出所当即给镇矛盾调解中心发送风险提示函。镇成立矛盾调解专班,一组人到高速路口拦截匡某,避免其冲动下酿成大祸;一组人在杜家蹲点,防止出现纰漏。
控制矛盾升级后,镇矛盾调解中心组织民警、社区干部以及两边家族德高望重的老人,对两家分开调解,最终仅用22小时让两家握手言和。
“许多矛盾是一时冲动的突发事件,更是日积月累的积怨爆发。”寺坪派出所民警姜吉瑞介绍,民警执法可以从表面环节缓解矛盾激化,但根治还需“情、理”结合,多方调解力量形成党政大闭环,才能从根本上消纠纷、化积怨。
今年5月初,黄堡镇岞峪村两户村民因林地间的一块空地引发纠纷,村干部、民警多次调解,但双方各说各有理,谁都不服谁。
镇矛盾调解中心介入,组织民警、村干部、村民以及林权主管部门协同调解。最终双方各让一步,握手言和。镇政府也组织人员对两家山林重新划清地界,并进行了确权。
为了避免后人因为山林再起纷争,两户村民在村干部的见证下,共同在地里垒砌了一道石墙。
“三色预警”遏制矛盾纠纷复燃
7月7日,周一。在城关派出所警情评估会上,城南社区龚某家庭纠纷案成功“摘帽”,从三色风险矛盾纠纷列表中移除。
今年初,城南社区龚某常年在外务工,与妻子聚少离多,夫妻感情出现危机。民警知晓后上门调解,考虑到感情纠纷极易反复,民警将其列为黄色等级。
在一次回访中,民警得知,龚某不外出打工后,家中没有收入来源,龚某经常在家借酒浇愁,双方感情再度紧张。
了解原因后,社区民警王康为龚某找了一份快递员的工作,解决家庭收入问题,家庭矛盾从根源得到解决,风险等级再次降级,直至本次移除。
城关镇是县城所在地,人员结构复杂。因缺乏乡情和宗族关系的维系,矛盾纠纷极易发生反复。城关派出所将矛盾纠纷划分成“红黄蓝”三色管理,做实矛盾纠纷化解后半篇文章。
红色表示短期内难以彻底化解,风险隐患大,关注三个月,回访3次。黄色表示相对调解成功,存在反复可能,需要关注一个月,回访2次。蓝色表示现场已化解,关注一周,回访评估1次。
“一案一策,每周评估,杜绝矛盾纠纷反复。”城关派出所教导员李振说,三色管理不仅能有的放矢解决矛盾纠纷后半篇文章,也为派出所优化警力配置提供了科学依据。今年上半年,该所调处纠纷236起,重复警情同比下降13.2%。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全媒体记者:周建春 张晋瑜
特约通讯员:欧阳智慧
编辑:周建春|责编:刘惠
审核:廖双来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