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西广播电视台《关公》纪录片摄制组深入湖北襄阳市樊城区太平店镇王台村豆腐厂,用镜头记录"太平豆腐"的千年制作工艺。这一承载千年传说的特色美食,正通过省级媒体的镜头走向更广阔的文化舞台。
在王台村豆腐厂的现代化厂房内,负责人正带领摄制组拍摄传统制作流程。“三国时期,关羽驻军襄阳太平店,见百姓生活困苦,便教大家制作豆腐改善伙食。因工艺独特,口感细腻,这门手艺代代相传,‘太平豆腐’也成为承载关公文化的美食符号。如今,太平店镇仍保留着传统制作工艺,把一桶桶豆浆点卤做成豆腐脑,控制好点豆腐的温度和搅拌力度,刚出锅的豆浆凉十几分钟,将石膏浆一边缓慢地倒入一边均匀搅拌,每道工序都遵循着相传自数千年前的技艺,让每一块豆腐都浸润着历史的味道。”负责人向摄制组介绍道。
近几年来,太平豆腐以“豆腐结实不易碎、入口光滑清香、余味悠长”为特色在省内畅销,还乘坐飞机和高铁,发往北京、上海等地,受到各地消费者的一致欢迎。该镇豆腐产业协会统计,全镇近百家豆腐制品公司、手工作坊,日均产量近3万斤,年产值过千万元。摄制组表示,此次选择太平店镇作为拍摄点,拍摄团队正是看中其完整保留的关公饮食文化脉络,太平豆腐的传说,将关羽的忠义形象与民生智慧深度结合,是关公文化在民间活态传承的典型案例。
作为山西省“对外讲好关公故事”的重要组成,该纪录片还将联动襄阳博物馆、襄阳市档案馆等单位,系统梳理关羽与襄阳的历史渊源。随着镜头对准磨盘转动的年轮,太平店豆腐不再仅是地域美食,更成为连接晋鄂两地文化的精神纽带。等到纪录片播出时,届时观众将能够透过"一块豆腐"的故事,读懂千年关公文化的民生温度。
来源:湖北日报客户端
编辑:汪锐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