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特别讲究叶落归根, 南昌老人喻华正说,在战火纷飞的年代,父亲将年幼的他托付给南昌老乡,从此音讯渺茫。时光荏苒,青丝变白发,老人两赴襄阳故土,只为寻找血脉的根。在《今日播报》的助力下,这场承载着家族记忆的寻亲之旅,最终让离散的亲情重新相连。
今天上午,在襄州区古驿镇张巷村,从江西南昌二度来到襄阳寻亲的八旬老人喻华正,终于在惊喜中找到自己的家乡,并且与亲人相见、相识、相拥。今年八十岁的喻华正老人说,他是1946年在江西南昌出生的,不久后,母亲去世,1947年父亲随部队离开,把他和哥哥寄养在当地的农户家,此后就失去联系。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他就开始不断打听父亲的消息。
寻亲老人喻华正说:“我父亲是襄阳县的,我在那里是跟着养父母姓,到了老年的时候,思念家乡的心情跟年轻的时候就大不同,心里想看一下自己的家乡,以及找到其他的亲人心情非常强烈。”
1983年,不断寻亲的喻大爷收到广东省三水县档案局的来信,说喻大爷的父亲喻兴山是湖北襄阳人,在三水县工作过,但已于1952年病故。即便如此,对故土的思念和寻根的愿望却在心底越来越浓烈。2016年时,喻大爷独自一个人来到襄阳,因为手里信息太少,只能遗憾而归。
喻华正的儿子告诉记者:“我爸以前一直在家念叨这个事情,也不知道是襄阳哪里人,特别想寻亲,这次也是了却我爸的心愿。 因为我大伯去年已经去世了,他也特别想寻亲,所以这次我就陪着我爸我弟弟过来。”
第二次来到襄阳,喻大爷在本地朋友的建议下找到《今日播报》,记者了解情况后,立即决定通过抖音直播的方式,发动广大网友,一起帮喻大爷寻亲。记者也通过襄州区档案馆的工作人员了解到,整个“襄阳县”有541条信息是姓喻,张湾比较多,牛首也比较多。
根据襄州档案馆提供的信息,记者陪着喻大爷找遍了襄阳牛首、卧龙等多个乡镇喻姓人较多的村组,一边找寻,一边直播。大海捞针一般的找寻,让喻大爷觉得没有头绪,也不会很快有结果。于是接受记者建议,采集了DNA,交给警方录入公安系统比对。而就在喻大爷一行人返程,上了高速之后,热心网友的一个电话打到《今日播报》热线,给了事情极大转机。
《今日播报》主播丁波说:“这个网友特别努力地在找我们,要给我们提供他们亲人的联系方式,接到线索后,我就立马把信息发给了喻大爷的儿子。”寻亲老人喻华正与热心网友核对了相关信息后,内心十分激动:“我就说这是100%的的确确是我的兄弟。”
峰回路转、奇迹出现,喻大爷和家人立即折返襄阳,来到襄州区古驿镇张巷村,终于在这里与思念了一辈子、却从未谋面的亲人相认。寻亲老人喻华正的堂弟喻刚善讲道:“我赶紧吃速效救心丸,我心情镇定下来,我哥找到了。”
回顾这漫漫寻亲路,喻华正说:“几十年啊,我都八十岁,向往这个事情,总想知道自己家人的根在哪里,家里还有哪些亲人,总想看一下家乡的面貌。太激动了,眼泪自然而然的流下来了。”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
记者:龚小燕
编辑:滕树杰 | 校对:黄娟
责编:郑海 | 审核:周嘉宾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