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特殊的“判决书”!这是一场跨越20多年的师恩告白

教师是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职业之一,也是最伟大、最神圣的职业之一。习近平总书记曾在诸多场合表达对教师的赞誉和关怀。

这本是一场普通的法治进校园活动,没想到,活动尾声抛出一个大大的彩蛋!5月9日下午5时许,在襄阳三中报告厅里,校长李恒突然被请上台,襄阳市中级人民法院法官李青为他送上一份特殊的判决书——《师恩判决书》。

李青是襄阳市中级人民法院民三庭副庭长,而她的另一个身份是李恒20多年前的学生。

开始宣读《师恩判决书》!“原告:2001级16班全班学生,被告:时间。原告诉被告暂缓磨灭师恩记忆纠纷一案。2001级 16班全体学生向本院提出以下诉讼请求:1、确认班主任李恒老师的师恩无价,并赋予该情谊终身法律效力;2、判决被告时间不得侵蚀师生情谊,记忆永久保存;3、赋予原告定期探视权,确保师生情分不断……” 起初,李青像往常一样铿锵有力地宣读,然而,随着师生相处的一幕幕出现在脑海里,她的声音微微发颤,逐渐哽咽。李恒校长平时以沉稳著称,这时的他也有点“失态”,他轻扶眼镜,竭力不让眼泪掉下来。台下所有的师生、法官都被感动,自发为他们鼓掌。

“面对高考的千钧压力,李老师以精湛的教学能力和独特的育人智慧,为每位学生量身定制学习计划。青春期的困惑、考试失利的挫败……每一个至暗时刻,李老师都以朋友般的耐心倾听、长辈般的包容开导,成为我们最坚实的精神港湾。从校园走向社会,每当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我们总会想起李老师温暖的嘱托与鼓励。我们害怕这份承载师恩的记忆被蚕食,不愿让这份深厚情谊随岁月消逝……”大屏幕上,一张泛黄的班级合照悄然浮现——2003年元旦,五十张青春洋溢的笑脸簇拥着那位戴着细框眼镜的年轻班主任。如今,穿越二十多年的时光,李恒老师的头发已染霜白。

“判决如下,请全体起立!”“一、确认班主任李恒老师的师恩无价,并赋予该情谊终身法律效力;二、被告时间不得擅自删除师生记忆,并需在每次同学聚会时自动回溯;三、赋予原告每年教师节、春节等重要节日集体或个别行使探望权……”台下,法官服的袖口微微抖动,李青不得不数次停顿,用指节轻抵鼻尖。面对“判决”,李恒则一次次慌乱地背过身,摘下眼镜,偷偷地迅速擦拭眼泪,手中的纸巾已揉成小小一团。

宣读完毕,李青向李恒老师深深鞠躬。

台下掌声经久不息,这是对师生情谊的深情礼赞。

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经管学院副院长朱靖也是李恒的学生,跟李青是同班同学,她在台下边抹泪边用手机记录这难忘的一幕。

“看到自己曾经的学生在各个领域闪闪发光,用所学知识为祖国为人民做贡献,作为一名老师,最幸福的时刻莫过于此时此刻。这个彩蛋确实击中我了。”现场主持人、襄阳市中级人民法院行政干部夏菁说。

“今天非常非常激动,非常意外,不知道有这个环节。有点没控制住。”李恒有点不好意思。

李恒自从武汉大学法学院毕业后,就在襄阳五中任教,李青所在的2001级16班是他带的第二届学生。他关爱学生,成绩突出,先后被授予“湖北省优秀教师”、“湖北省思想政治学科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2024年8月,他调至襄阳三中。

“作为老师,没有什么荣华富贵,没有什么高官厚禄。得天下英才而育之,就是当老师最大的幸福、最大的快乐。”朴实的语言道出了李恒为师的真谛。

当日,李青还送给李恒老师一柄象征着公平和正义的法槌,上面写着襄阳三中校训“志存高远承师道,学济天下弘法治”。

那柄法槌,是学生对老师最高的致敬。而这份“判决书”,则是世间最温暖的文书——因为它宣告:师恩无价,时间败诉。

记者:张丽

通讯员:薛晶晶

编辑:李天一|责编:张丽

审核:周锴 刘德祥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