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八百年前,刘备三顾茅庐在襄阳古隆中镌刻下中国礼贤文化的经典名篇。而今,一场面向全国学子的“体验式人才游”正让历史文脉与当代智慧在此交相辉映。当“襄遇星辰”产城融合路线串联起“智造新城”图景,当“东风入唐宴”以沉浸式叙事唤醒文化IP,这座千年古城正将“三顾茅庐”的诚意转化为“引凤长栖”的生态引力,让“求贤若渴”的精神血脉在产业转型中焕发新生。
一座城市的竞争力,本质上是人才与生态的较量,襄阳的人才招引工作正从“政策留人”到“价值共生”不断延伸。当传统招聘还在“广撒网”时,襄阳推出“岗前画像”机制,通过大数据分析,将岗位需求拆解为人才特质标签,实现供需精准对接,通过“面签一体”,即选即录快抢人才。
更具前瞻性的是,这座城市正将“产才融合”写入发展基因:建立“院士专家企业行”襄阳本地服务企业专家信息库,打造企业“人才引入—技术攻关—成果转化—产业化”全链条专家服务平台;创新推广应用“专家科技研发转化综合保险”“创新积分贷”等支持人才“双创”的金融产品,完善风险补偿和投融资跟进机制,助力更多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从而实现“用产业成就人、以人升级产业”的共生逻辑。
留住人心的,还有那些浸润于细节的诚意。从“人才地图”实现高端智力精准落子,到“襄才卡”集成48项民生服务将补贴周期从年缩短至月;从破除职称评审壁垒的绿色通道,到覆盖子女教育、医疗健康的保障体系,这些看似零散的“关键小事”,恰如阳光、雨露与沃土,共同培育出政策牵引、市场滋养、文化浸润“三位一体”的人才生态。
当青年才俊漫步古城墙触摸历史肌理,在产业园区见证“智造”变革,于汉江之滨感受市井温情,北上广深不再是唯一选择。这座把“三顾精神”转化为制度创新的城市,正以持续进化的生态引力,吸引更多的青年才俊书写新时代的“隆中对”。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
记者:徐勇
编辑:董子川丨校对:吴芳
责编:沈明晶丨审核:龚莉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