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水生态走廊——水清岸绿入画来 春风十里好风光

春日的襄阳,草木萌生,如诗如画。

“1、2、3……茄子!”3月16日,在襄阳市襄城区襄水源生态公园(简称“襄水源”)泉石溪亭前,十几张快乐的笑脸,在陈女士手机里完美定格。身后缓缓转动的水车、拾级而下的八级生态跌水和亭中游人的吹拉弹唱,成为照片中最美的风景。

位于襄水之尾的凤林古渡生态公园内(简称“凤林古渡”),家住樊城区的张先生和妻子正陪着6岁的儿子奔跑玩耍。岸边的水杉苍翠欲滴,芦苇在风中轻轻摇曳,盛开的鲜花芳香四溢,一家人陶醉其中。“这里溪流潺潺、鸟鸣阵阵……我们特别喜欢,感觉很惬意。”

清晨的凤林古渡公园宁静而美丽。 (汉江生态投 供图)

此时,行走在岘山脚下的襄水生态走廊间,脚下碧波荡漾,两岸垂柳新绿,花儿竞相开放,小鸟在枝头歌唱,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

5年来,按照“水资源、水环境、水景观”三水协同理念,襄阳市系统推进流域综合治理,蜿蜒的襄水将襄水源、襄水街、马跃檀溪、岘山怀古、凤林古渡、涧南园等历史和人文景点一一串联,形成了独特的山水城融合景观,蝶变成一条清爽亮丽的城市风景线、百姓休闲游玩的好去处。

串珠成链绕古城

襄阳,因襄水而得名。《汉书·地理志》称:“襄阳位于襄水之阳,故名。”

襄水发源于扁山西麓,绕岘山北麓蜿蜒,至凤林关汇入汉江,全长15.6千米,宛如一条绿色的项链镶嵌在岘山与古城之间,孕育、滋养、升华了襄阳这座城市。

三千年来谁著史,泠泠襄水绕襄阳。

襄水串联起刘备马跃檀溪处、凤林关射杀孙坚处、羊祜的堕泪碑与杜预的沉潭碑、刘表墓与杜甫墓、张公祠和高阳池、岘首亭等历史遗迹。楚文化、汉水文化和三国文化在这里交汇、融合、绽放。

作为汉江支流,襄水自古以来都承担着城市防洪的功能,但在城市发展进程中,襄水一度退变成一条臭水沟,脏乱差的环境让周边居民苦不堪言。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起,襄阳市先后多次进行河道生态化治理,辅以防洪治理、景观建设,基本实现了生态河道、景观廊道、防洪通道“三道合一”,但仍与百姓对幸福生活的期盼有差距。

2021年,汉江国有资本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汉江国投”)旗下襄阳汉江生态经济带投资建设有限公司(简称“汉江生态投”)投资建设的襄水岸线修复生态提升项目(简称“襄水项目”)正式纳入襄阳市重大民生工程项目。

不仅要注重美观、美化的“面子”,更要注重功能、便民的“里子”。为此,汉江生态投专门聘请中国美院等国内顶尖设计团队,深耕襄阳文化,从生态修复、人文展示、业态布局、便民为民等方面高标准设计。

2021年9月27日,襄水源、凤林古渡同时动工;2022年5月1日,襄水源正式开园;10月1日,凤林古渡建成迎客。

2022年10月9日,襄阳首个滨水生态艺术街区——襄水街建设正式启动。2024年10月1日,襄水街火爆开街,“十一”期间客流量突破25万人次,成为集生态生活为一体、引领现代时尚消费的城市新名片。

随着襄水岸线修复、生态提升一系列工程的实施,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山水林田湖草共治,四季常绿、鸟语花香的襄阳版“清明上河图”,正徐徐铺展开来。

水清岸绿新画卷

3月18日清晨,远山如黛、碧水如玉,薄雾中的襄水源美得像一位新娘。

6时许,家住襄城区尹集乡白云人家社区的居民叶晓燕准时出门,5分钟便来到家旁的襄水源,和邻居们一起晨练。

早上来锻炼、晚上来散步、白天带孙子来遛弯……襄水源已经成为叶晓燕生活中密不可分的一部分,幸福感与日俱增:“俺家屋后有个300亩的大花园。”

襄水源生态公园八级跌水,自然与人工和谐交响。 (汉江生态投 供图)

与此同时,汉江生态投项目管理中心主任张腾来到襄水街附近,查看绿化养护和河道水净化情况。作为全程参与者,襄水项目倾注了他大量心血:“设计方案6次易稿,设计施工中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一定要把襄水项目打造成提升城市品位、提高人民幸福指数的民心工程。”

深知责任重大,张腾和同事们唯有全力以赴。

襄水源进行规划设计时,发现了一处掩藏在河道中的荆襄古道历史遗迹——瓮子桥。汉江生态投联合设计团队紧急调整设计方案,对每一块石料进行精心编号,在原始位置上精准还原,整体抬高2米,最大程度保留古桥的历史风貌。同时,为了营造与古桥相协调的生态环境,在古桥四周精心种植了金丝垂柳、蒲苇、鸢尾等植物。如今,古桥已成为一个网红景点,吸引众多游客前来打卡。

夜幕下襄水街灯火璀璨、游人如织。 (襄阳文旅集团 供图)

在襄水街C区临水栈道边,10多棵30米高的水杉英姿挺拔,与周边建筑完美融合在一起,吸引不少游客在树下驻足游玩。在最初编制的方案中,没有水杉树的设计,需要将现有的水杉树全部砍掉。“我们深知这些水杉树不仅是自然景观的一部分,更承载着生态与人文价值。经过无数次的头脑风暴和方案修改,最终决定调整设计方案、优化周边建筑风格,让水杉树得以完整地保留下来,继续为襄水街增添独特的魅力。”张腾表示。

原地保留记录着几千人青春记忆的原市灯具厂大礼堂,后续将成为新的文化交流中心;摒弃之前河道修建用钢筋混凝土筑堤的理念,改成亲水平台镶嵌其间,建成无障碍生态绿道贯穿其中,方便市民亲水游玩;将襄水分段规划,充分与周边的历史人文景点、市民需求有机结合……

游客在襄水街音乐广场观看表演,掌声连连。 (襄阳文旅集团 供图)

不求做到最好,只要做到更好。正是设计师、施工者们近乎严苛的要求和夜以继日的艰辛付出,成就了襄水生态长廊的河畅、水清、草绿、景美……美好在这里汇聚,幸福感在家门口落地生根。

人水和谐幸福长

冬去春来,天气渐暖。凤林古渡内,鸟儿起舞歌唱,野鸭追逐嬉戏,迎接着春天的到来。

3月18日,襄阳花问渠生态建设有限公司运营专员王尚坤像往常一样,在凤林古渡的水溪、绿岛、浅滩边仔细巡查。

为了打造襄阳的“江南水乡”,凤林古渡建设了16座造型优美的小桥,把多个岛屿和溪流巧妙串联。游人置身其间,好似溪引人随,曲径通幽。正是凭借这些“独门秘籍”,凤林古渡建成以来一直是市民喜爱的热门景点。

“我们每天沿着河道巡查3次以上,及时发现污染和漂浮物,消除安全隐患,确保襄阳的这个‘世外桃源’永远让人赏心悦目。”作为公园养管方,王尚坤和39名同事们一起用心守护公园。

3月17日18时,主打南漳菜和湖北融合菜的漳里小馆,餐厅7个包厢内早已座无虚席,窗外襄水街灯火璀璨,游客如织。襄水街内,彩虹拱桥横跨南北,青石板路绵延东西,沿河绿廊沁人心脾,亲水平台美不胜收,原色木屋错落有致,遗存建筑古韵新风。

充满生机、活力的襄水街。 (襄阳文旅集团 供图)

90后老板杨子宸正在厨房里查看菜品质量,整个餐厅秩序井然。“这里环境美,服务保障好,生意也不错,我为当初的选择而庆幸。”杨子宸开心地说。

2024年4月初,得知襄水街正在招商并于“十一”期间开街的消息后,杨子宸敏锐地意识到其发展潜力。第二天,运营方襄阳文化旅游集团有限公司运营负责人张帆热情地接待了找上门的杨子宸。

在实地查看和听取介绍后,杨子宸现场决定在此开店。2024年国庆长假期间,襄水边上的漳里小馆一座难求,此后热度持续攀升,迅速成为襄阳的特色餐饮品牌。

“我祝福襄水街越来越好,也希望漳里小馆和所有商家们生意都越来越红火。”杨子宸对襄水街的未来充满信心。

如今,襄水源、襄水街、凤林古渡已经成为襄水这条“项链”上最闪耀的明珠,实现了景点、街区与河流、水系有机融合,自然和城市景观、生态空间相映相融。

“我们将持续做好襄水生态建设,精益求精优化提升‘城市客厅’品质与内涵,让群众真切感受到山更绿、水更清、城更美,实现‘山水城共融’,把襄水打造成匠心工程、民生项目,成为绽放城市活力的新空间、百姓诗意栖居的生态长廊。”汉江生态投党委书记、执行董事李浩表示。

来源:湖北日报

编辑:朱元心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