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挡是城市的“脸面”,既是保障市民出行的一道“安全墙”,又是城市的一面“形象窗”。当前,襄城区城市建设正在快速推进,经过勘察,发现部分项目设置的围挡影响到城市形象和市民群众生活,规范城区建设工地围挡设置,“拆墙透绿”刻不容缓。
3月14日以来,为确保整治工作高效推进,襄城区成立了“拆围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多部门联动作战,持续开展大规模人居环境整治,精准施策,全员上阵,对辖区内道路沿线围挡全面整治清理,对道路沿线“随意围挡、围而不动、围而不管、围而不美”等围挡乱象进行整治,最大限度压缩围蔽空间和占道时间,切实提升城区道路围挡的整齐度、美观度和安全度。同时,对道路周边、农田耕地内乱搭乱建、乱堆乱放情况加大力度,全面改善人居环境,提升群众生活品质。
据统计,襄城区现有围挡共90处,总长度约51.85公里,主要有钢结构围挡、装配式围挡、砖砌式围挡和移动式围挡等4种类型。针对不同类型围挡,襄城区以“减量提标、简洁节约、分类施策、统一标准”为原则,制定了“应拆尽拆、规范整改、适度保留”的策略,对洄湖水乡、滨湖社区省级儿童友好示范社区项目、江华路天桥等28处已完工或即将完工的围挡实施拆除,部分地区改为绿化覆盖,启动景观升级。对长虹南路三酒厂、铁佛寺游客服务中心等20处品质较差的围挡规范整改,提档升级。
全员上阵
👍👍👍
3月17日上午,区人大常委会主任欧阳玉宏带领区住建局工作专班到隆中办事处检查人居环境整治进展情况。督导组一行通过徒步踏勘的方式,现场查找问题并研究整改方案,提出整改期限。欧阳玉宏要求,隆中办事处要全面行动起来,实现地毯式摸排,列出问题清单,突出重点讲究方式方法,分门别类开展整治行动。
3月14日以来,区政协主席、区城市更新关键战役总指挥部常务副总指挥长李明胜到庞公、古城、檀溪、真武山街道察看调研围挡规范清理工作。李明胜强调,各街道办要统一思想,快速推进,与市、区相关部门协调沟通,对围挡规范清理工作形成统一意见,快速启动、快速推进、确保按期完成整治。各地要紧盯工作任务,结合各辖区实际情况,抓住重要道路,重点位置,“应拆尽拆,能改尽改”。要讲究方法,注重实效,对任务进行整理分类,因类施策,协同作战,确保按照上级要求在清明节前整治出形象、出效果。
3月17日上午,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张灵超带队督导“学雷锋志愿服务月”活动暨建设城市文明工作情况,聚焦环境整治开展了专项检查。先后导隆中大道、303省道、305省道、207国道、岘山路、滨江大道、环城南路等主要道路查看沿线环境整治情况,对发现的问题进行了现场交办。张灵超指出,各地要高度重视,在辖区内开展全覆盖排查,对道路周边、农田耕地内乱搭乱建、乱堆乱放情况加大力度,重点整治;对老旧破损的建筑围挡、公益广告、店面招牌要做好清理更新等做好常态化维护工作,不断提升市容市貌管理水平。
自襄城区启动“拆墙透绿”专项行动
截至目前
共拆除城市围挡18处
总长度约7公里
已拆除的围挡处
焕然一新
变身城市游园
👍👍👍
↓↓↓
庞公街道办事处领工区巷围挡拆除前后对比
檀溪街道滨湖社区汤家湾一路和滨湖路口围挡拆除前后对比
庞公街道办事处南丽社区学业堂围挡拆除前后对比
近日,襄城区环城南路学业堂北侧,原本封闭的施工围挡已拆除,取而代之的是新栽的绿化苗木和休闲步道。
市民纷纷驻足感叹:“以前这里被围挡遮挡,现在敞亮多了,散步又多了一个好去处。”这一变化,正是襄城区围挡整治专项行动的缩影。连日来,襄城区领导班子、各乡镇街道负责人深入一线,主动担当,带队考察,督办拆除任务。
摄影:谢勇
卧龙南路一处房建工地的施工围挡,进行了提档升级,高度达到6米,并且加装有灯光照明,方便市民夜间通行。
“围挡整治不是简单的‘一拆了之’,更要注重拆后利用和长效管理。”襄城区住建局负责人表示,如何将闲置空地变身口袋公园,让市民能推窗见绿,提升城市颜值和市民幸福感,襄城区正探索“拆围透美”新路径。下一步,襄城区将以“减量提标”为目标,因地制宜打造,整洁有序、绿色开放的城市空间。
记者:张曼曼
通讯员:刘紫瑶、刘胜兰、杜伟、陆娟
编辑:张曼曼 | 校对:陈丹
审核:苏琦琦、唐姗姗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