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7日党风政风热线上线单位:襄阳市中级人民法院


本期主题:法治护航营商环境 司法助力高质量发展

上线单位:襄阳市中级人民法院

上线嘉宾:襄阳市中级人民法院 审判委员会 专职委员 周俊庆

在线解答

3月17日,市中级人民法院相关负责人参与《党风政风热线》节目,介绍了近年来全市法院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工作情况。

近年来,襄阳法院通过打造积极作为、公平公正、审慎善意、高效便捷的司法环境,助力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取得新突破,服务保障经济高质量发展。全市法院先后有4个案例入选“全省法院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典型案例”,1起案件获评全国法院“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典型案例”,11家基层法院入选全省优化营商环境改革先行区,8个改革项目受到省营商办通报表扬。襄阳中院在全省法治化营商环境评价中获评第二名。

襄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周俊庆介绍:“2024年审结破产案件73件,府院联动盘活资产32.938亿元,妥善化解债务135.197亿元,重整、和解成功12件,占比16.4%。比如在办理高新区一家公司破产案中,创新‘政府主导风险管控与事务协调,法院主导司法程序’模式,5个月内审结案件。”

据介绍,近些年全市法院在强化涉企案件办理、提升涉企服务质量等方面,推出新举措,畅通涉企诉讼“快车道”,将诉讼流程再造,推进立案“一网通办”、司法鉴定周期压缩、胜诉退费“免申即享”,涉企案件平均审理时长60天,同比下降5天。同时,常态化开展超标的的查封和拖延执行专项问题整治,强化权利保障,把依法强制执行和善意文明执行相结合,合理选择执行和解。比如,法院在处理一综公司案件中,协议签订当日到位2500万元。

在“多元化”解决纠纷方面,襄阳中院探索建立“法院+工商联+商会”纠纷调处机制,推动涉企民商事纠纷以非诉讼方式解决。依托调解工作室、金融纠纷调解中心等,深化与市总工会、市工商联、市银保监局等单位协作联动机制,推动涉企民商事纠纷以非诉讼方式解决,从源头上控制涉企纠纷解决的制度性成本。

当前,我市已组建商会调解室57个,146名调解员入驻在线调解平台,2024年市中院参与调处各类商事纠纷1394件,挽回经济损失8960余万元。“法院+工会”工作经验已入选“全国法院十大最具品质一站式建设改革创新成果”。

记者:姚霖婕

编辑:王晓│校对:杨霞

审核:蔡彦燕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