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河口西排子湖国家湿地公园生态修复成果获群众点赞

1月24日,老河口市薛集镇潘洼村村委会主任陈少辉和党支部副书记王成焕代表该村村民将一面写着“排污治理深得民心,环境更美功在千秋”的锦旗送至西排子湖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处,表达对湿地公园改善该村生态环境的诚挚谢意。

在薛集镇潘洼村潘洼桥,笔者看到,水面波光潋滟,河水澄澈见底,岸坡上新栽植的芦苇、菖蒲迎风摇曳,焕发出勃勃生机,呈现出一幅美丽乡村新画卷。

据西排子湖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处主任彭光英介绍,这些都是湿地公园生态保护与修复成效之一。在湿地公园管理处2024年实施的生态保护修复项目中,为有效保护西排子湖入水口水体质量,将上游潘洼桥小微湿地修复工程纳入其中。通过科学规划并新建生态滤坝2个、生态缓冲带3000平方米,实施“河底内源治理——河水生态修复——河岸外源截污”的三维治理模式,对湿地公园入水口生态环境进行系统的整治,从而达到净化水体、改善水质的作用。

潘洼村村委会主任陈少辉感慨地说道:“这里以前就是一条臭水沟,水底都是淤泥,污水横流,垃圾遍布,水面上还经常漂浮着死鱼烂虾,特别是一到夏天,蚊子苍蝇满天飞,群众打这过都要捂着鼻子走。”

村党支部副书记王成焕也高兴地说:“自从这个项目实施以后,现在这里水质变好了,环境变美了,老百姓的素质也随之提高了,群众都自觉地爱惜和维护着环境,也不往河里乱扔垃圾了。”

作为湿地公园的一项民生工程,该项目的实施,不仅有效改善了湿地周边生态环境,同时也带动了周边村镇的群众就业,增加了农民收入。据承建方江达生态科技有限公司陈经理介绍:“我们在湿地公园实施的生态保护与修复项目,均是请的当地工人,长期聘请的就有50多人,工人的日均工资可达150元左右,仅2024年就支付劳务费近350万元。”

这面锦旗,不仅是对湿地公园过往生态保护修复工作成效的高度认可,更是激励其在未来生态保护修复征程中持续奋进的强大动力。下一步,西排子湖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处将秉持生态优先理念,持续加大湿地保护修复工作力度,严守生态保护红线,为助力乡村振兴,打造更加优美宜居的生态环境而不懈努力。

(未经同意不得转载)

记者:姜雁冰|通讯员: 赵二玲 刘佳煜

编辑:刘  惠|校对: 赵二玲 刘佳煜

责编:姜雁冰|审核:廖双来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