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居”是“乐业”之本。让人民群众住有所居、居有所安,一直是习近平总书记惦念的大事要事。
住房公积金一头连着经济发展,一头连着百姓生活,直接关乎群众的基本保障。
首开住房公积金旗舰店,打造15分钟便民服务圈;优化贷款政策,开放二套房“商转公”业务,实行灵活就业人员“以贷定缴”政策;助力电梯加装、适老化改造……过去的一年,襄阳市住房公积金中心(简称襄阳公积金中心)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省、市决策部署,坚持党建引领,持续深化改革、归集扩面稳步增长、全委托改革落地见效、住房资金改革先行先试,公积金稳增长、促发展、惠民生作用日益增强,多项改革经验全省推介。
2024年,全市住房公积金新增缴存人数6.05万人,归集金额达到77.92亿元,同比增长8.96%,缴存率达到73.3%;“应提尽提”住房公积金53.44亿元,同比增长5.8%;“应贷尽贷”住房公积金29.77亿元,支持6145户家庭改善住房条件;增值收益3.91亿元……交出一份亮眼的民生答卷。
筑牢“生命线”
让更多群众享受公积金福利
春节临近,货车司机小王收到一个好消息:在连续缴存6个月公积金后,他成功申请到一笔52万元的住房公积金贷款。这让小王非常高兴,他终于有个“家”了。
住房公积金根基于“积”,归集是住房公积金的“生命线”。去年,襄阳公积金中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采取扎实举措,出台支持政策,持续扩大公积金政策覆盖面和受益面,让更多群众享受公积金政策福利。
襄城管理部工作人员开展政策宣传活动
强化宣传,夯实基础。扎实开展“住房公积金政策宣传年”活动,扩大宣传覆盖面和精准度,增强缴存公积金意识,营造全社会支持、关心住房公积金的良好氛围。加大日常监管力度,畅通举报投诉渠道,保障职工合法权益。
齐抓共管,部门联动。推动市、县两级建立归集扩面联席会议制度,将建缴住房公积金列入劳动合同示范文本,将依规缴纳住房公积金纳入部门联合督导检查、专项审计和惩戒内容,形成齐抓共管工作格局;完善“金、银、企”合作机制,调动银行积极性,更大力度推进归集扩面。
精准施策,聚焦重点。针对体制内单位、中小微企业、灵活就业人员等群体,开展归集扩面“清零、达标、复缴、准入、愿缴”五大行动;建立重点企业归集扩面项目库,开展住房公积金“青春留襄”行动,推动公积金向村干部、在校大学生、社区工作者、新市民、青年新群体拓展。
涓涓细流,百川入海,襄阳住房公积金建制缴存人群不断扩大。2024年,全市新增缴存人数6.05万人,其中灵活就业人员建缴5921人,同比增长65.95%。
稳增长促消费
打好政策“组合拳”
由于利率较低,住房公积金贷款一直是市民贷款买房的首选。但此前,公积金政策一直是党政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和企业员工的福利,与灵活就业人员“无缘”。
自2022年起,襄阳公积金中心与国家住房公积金六大试点城市同步,在全省率先出台个体经营、非全日制等灵活就业人员参缴使用公积金政策,并且持续优化完善。
去年7月,我市再次对灵活就业人员公积金政策进行修订完善。按照自愿建缴的原则,灵活就业人员与单位缴存职工同享权益。
按照新政策,灵活就业人员除“以贷定缴”外,还可根据收入调整月缴存额一次性补缴公积金,实行多缴多贷、长缴多贷,不仅随时“能缴”公积金,而且“好用”实惠。
值得一提的是,为鼓励灵活就业人员缴存、使用公积金,对灵活就业人员缴存住房公积金的,在享受一年定期存款基准利率结息的基础上,再给予0.4%的缴存利息补贴,资金收益率可达1.9%,约等于三年定期存款利率。
老河口办事处工作人员走进楼盘宣传公积金政
——支持居民住房消费,助推房地产止跌回稳。去年12月,襄阳公积金中心与住新、财政等部门联合出台“襄十二条”,加大住房公积金支持力度。同时放开二套房“商转公”政策,减轻职工还贷负担。
数据显示:2024年,襄阳公积金中心支持住房消费约67.2亿元,其中贷款29.8亿元,提取(住房消费)37.4亿元,贷款市场占有率达到30.49%,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
支持人才引进,优化发展环境。提高引进人才贷款、提取额度。其中,支持338名各类人才贷款2.3亿元;开展大学生“青春留襄”行动,探索将在校大学生群体纳入住房公积金制度,鼓励更多大学生来襄、留襄。
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助力“做强产业”。充分发挥住房公积金杠杆潜能,把商业银行信贷投放纳入资金竞争性存放考核指标,引导商业银行增信融资。
助推城市更新。持续优化老旧小区改造、加装电梯、适老化改造等提取政策,其中支持加装电梯提取179户1024.07万元,支持适老化改造提取14户40.27万元。
真金白银支持住房保障。2024年,襄阳公积金中心实现增值收益3.91亿元,同比增长2.6%;提取城市公共租赁住房(廉租房)建设补充资金2.65亿元,同比增长9.4%。
一条条惠民政策的出台,缓解了职工购房压力,更好地满足了购房群众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托起了千家万户的安居宜居梦。
全委托改革落地
住房公积金有了“旗舰店”
走进位于东风汽车大道的中国农业银行网点,新开设的住房公积金旗舰店格外亮眼。自助机前,前来办理公积金业务的市民正在工作人员的指引下进行账户查询操作。
“以前办公积金业务要跑到政务服务大厅,经常需要排队,现在家门口就能办,省时又省力,太方便了。”刚办理完业务的王女士高兴地说。
住房公积金旗舰店揭牌运营
在银行网点开设住房公积金旗舰店,是襄阳推进公积金惠民便民服务的一项创新举措。2024年,襄阳公积金中心抢抓政策机遇,大胆尝试,深化“金银”合作,全面推行委托商业银行办理住房公积金业务改革。
去年10月,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规范运行原则,在市区择优布局建设10家住房公积金旗舰店,实行专区、专柜、专人运营,统一办理住房公积金缴存、提取、贷款业务。
这10家住房公积金旗舰店运营后,市区全量办理住房公积金业务的网点由原来的4个再增加10个,另外保留10个股份制银行专一办理贷款业务,住房公积金业务网点达到24个,有效解决了高新区、东津新区住房公积金业务办理服务盲区问题,构建15分钟便民服务圈,真正实现了“多点办、就近办、一次办”。
改革成效明显。目前,10家住房公积金旗舰店业务分流占比达到公积金全部业务的76%以上。去年11月,襄阳住房公积金全委托改革经验做法在全省住房公积金重点改革研讨会上作典型经验交流。
今年,襄阳公积金中心将参照市区改革模式,在6个县(市)全面启动住房公积金全委托改革,将改革在襄阳大地全面铺开。
敢于破冰提能
积极推进住房资金改革
进一步规范新建商品房预售资金、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等住房资金管理,盘活金融资源,发挥资金最大效益,是住房公积金制度改革的新方向。
保康办事处工作人员指导群众使用自助一体
机办理业务
去年,襄阳公积金中心认真落实住建部、省、市住房资金改革试点工作部署,围绕“便企利民最大化、资金效益最佳化、风险防控最强化、监管服务最优化”原则,全力推进全省住房资金改革试点。
凝聚合力,夯实基础。成立改革专班,提请市政府召开专题会议,上门征求市直相关部门和县(市、区)政府意见,凝聚思想共识、研讨改革路径、夯实改革基础。
系统谋划,明确方向。按照省住建厅“四化”原则,在学习借鉴外地经验并结合襄阳实际的基础上,厘清部门职责、确立改革方案,探索襄阳住房资金改革新实践。
全面调研,细化举措。积极开展部门联动,在规范合作银行账户、数据移交、优化退付流程、系统建设等方面加强合作,制定详细路线图。
目前,全市住房资金改革实施方案已报市政府办公室印发,正积极协调市住新局开展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住宅专项维修资金使用流程等规范性文件修订和信息系统建设,进入资金移交前的关键实施阶段。2024年,襄阳公积金中心在住建部召开的住房资金改革座谈会上作交流发言。
据了解,改革后,襄阳住房资金将实行市级统一收付管理,行政监管与资金运营相互分离、使用审批与资金收付相互分离,实现资金更加保值增值和更加安全、高效、便民的目标。
数字赋能强活力
改革发展不停步
“退休了,我本想着抽空去公积金窗口提取住房公积金,没想到既不用到现场,也不用提交资料,钱就到账了,真是太方便了。”刚办理完退休手续的张先生高兴地说。
退休职工提取住房公积金免申即享“无感办”。大力推行“退休职工提取住房公积金一件事”高效办理,和人社部门合作,共同开发上线退休人员凭社会保障卡提取住房公积金的功能,“无感”办理公积金提取。
宜城办事处工作人员向外卖小哥宣讲公积金政
公积金服务向基层延伸。扎实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向基层延伸,宜城、谷城等地实现住房公积金12个服务事项在乡镇、社区、开发区可办。
搭建绿色通道助力退役军人安居乐业。谷城县公积金为退役军人及其家属建立绿色通道,将建缴住房公积金纳入“军人退役一件事”联办。
开通省内公积金异地委托扣划还贷业务。只要公积金缴存地在襄阳、贷款地在省内其他市州,或者贷款地在襄阳、缴存地在省内其他市州,有尚未结清的住房公积金贷款,均可申请办理异地扣划业务,实现省内职工缴存公积金“打通使用”。
从严监管,守牢安居“钱袋子”。有序开展总对总“征信信息共享接入”和“湖北省住房公积金城市圈接入”等信息系统建设工作,建设贷款征信风险控制模型,推进贷款征信合规审批由“人审”转向“机审”。
持续深化住房公积金数字化改革,持续加强顶层设计,丰富应用场景,完善应用模块,加强信息共享。在全市内开通住房公积金异地委扣业务,实现湖北省内职工缴存公积金“打通使用”;深化“一事联办”和“全程网办”,实现住房公积金贷款“带押过户”和“当场办”、“退休一件事”“掌上办”、租房提取“联动办”、贷款房产解押“帮代办”、个人证明事项“亮码办”、高频服务事项“延伸办”、省内异地贷款委托扣划还款“跨域办”、公租房提取“按月办”,打造了住房公积金服务应用新场景。
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群众满意度的提升是动力,更是压力。2025年,襄阳公积金中心将全面落实省、市决策部署,主动融入襄阳都市圈发展大局、适应业务发展新形势、满足人民群众新需求,坚持人民至上、守正创新、先立后破、稳中求进,坚定不移推进公积金归集扩面工作,持续完善住房公积金政策工具箱、加快推进住房资金改革和全委托改革,以更加精准、更加有力的改革举措,为中国式现代化襄阳实践贡献公积金力量。
2024年
襄阳住房公积金十二个“足印”
一、2024年3月11日,全市住房公积金“项目建设年”暨作风建设动员部署会召开。
二、2024年5月15日,襄阳市住房公积金委托贷款合同签约仪式举行。“金银”合作,加大支持合理住房消费力度、全面提升综合服务水平等。
三、2024年10月8日,襄阳市区10家住房公积金旗舰店正式揭牌运营,住房公积金全委托改革正式落地。
四、破冰推进住房资金改革。2024 年,襄阳在住建部召开的住房资金改革座谈会上作交流发言。
五、通过湖北省住建厅住房公积金体检评估复评。
六、建立归集业务受委托银行招标机制。通过委托招标代理机构公开招标,确定工行、建行等8家银行承办住房公积金归集业务。
七、出台《襄阳市灵活就业人员住房公 积金缴存使用管理办法》,让灵活就业人员不仅随时“能缴”公积金,而且“好用”实惠。
八、进一步优化个人住房商业性贷款转住房公积金贷款政策。放开二套房“商转公”政策,优化认房、认贷标准。
九、促进“租购并举”住房制度加快建立。推出“增加租赁商品住房提取频次、住房公积金支付保租房房租统一批扣,40周岁(含)以下青年人、高层次人才或多孩家庭的提取额度可上浮 50%”等政策,支持更多群 体住房租赁消费需求,减轻职工租金负担。
十、举办党建品牌巡展。深化党建特色品牌创建活动,聚焦民生实事,完善党建和业务深度融合机制,实现党建与业务的同频共振。
十一、将建缴住房公积金正式纳入劳动合同示范文本,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十二、联合市住新局、市财政局等部门出台《关于持续促进中心城区房地产市场平 稳健康发展若干措施》(简称“襄十二条”), 加大公积金支持居民住房消费力度,助推房 地产市场止跌回稳。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
记者:沈明晶丨通讯员:解邦军 张华帝
编辑:董子川 陈晓雯丨校对:吴芳
责编:沈明晶丨审核:龚莉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