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前举行的市政协十五届四次会议上,市政协委员陈煜、高晓国、谷彦杰、靳静分别就再铸国防科技工业新辉煌、低空经济、打造氢能产业高地、推动智慧城市发展等发言,提出建设性建议。
襄阳是全国“三线”企业的重要聚集地、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拥有大量国防科技工业特色优质企业和创新平台,形成了涵盖八大领域的关键产业链条。但与其他同类城市相比,我市在发挥国防科技工业优势,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上仍存短板。
市政协委员陈煜说:“建议打造新时代平台,充分利用东津新区空间,区位,形象,科创平台等优势,积极创建国防科技工业创新示范园区,增强对周边军民两用科创资源和优势企业的虹吸效应。”
低空经济作为万亿级战略性新兴产业,正成为各地争先恐后抢抓的新赛道。我市已在枣阳规划建设占地超过900亩的A1类通用机场,目前各项工作正在扎实推进。市政协委员高晓国建议,加大政策扶持、人才培养等工作力度,力争实现2025年“建起来”,2026年“飞起来”的目标。
市政协委员高晓国说:“坚持链式思维,找准特色低空场景,加快专项规划编制,为通航产业和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路径支撑,依托襄阳航空产业优势,打造低空服务产业集群,加大对通航和低空经济发展的政策扶持力度,构建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体系,打造低空经济的原始创新策源地,应用场景示范地,产业生态集聚地。”
氢能被视为最具发展潜力的清洁能源之一,氢能产业近年来已步入快速发展期。提前布局氢能产业,积极抢占氢能发展新赛道,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可以为襄阳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强劲动能。市政协委员谷彦杰建议,立足我市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加快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集聚,着力打造全国氢能源汽车产业之都。
市政协委员谷彦杰说:“打造‘氢+’经济产业格局,成立全市氢能源产业的发展工作专班,明确一名市领导和一个牵头部门,统筹协调各责任部门,有序的推进产业链的各环节工作,协调解决产业建设中的困难和问题,凝聚抓氢能源产业的合力,抢占智能汽车新赛道。”
近年来,我市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路径,以应用场景为牵引,积极推进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政府建设,襄阳成功入选全国城市数字公共基础设施首批试点城市。市政协委员靳静建议:我市应持续优化数据资源供给,加快培育数字产业发展生态。
市政协委员靳静说:“坚持科技创新驱动,鼓励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等主体参与数据技术创新和推广,加强共性技术攻关,加快形成技术创新合力,大力支持市场化运作,鼓励社会资本积极参与,构建政府引导企业主导市场参与的体系化应用场景生态。”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
记者:王全利 解家卫
编辑:刘媛 | 校对:黄娟
责编:郑海 | 审核:周嘉宾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