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开放!我市新增一博物馆


“家家有石磨,村村有石碾”,在吃粮靠磨的年代,石磨、石碾等农具是农业生产的好帮手。如今,现代化农机广泛使用,传统农具则渐行渐远。9月26日,襄阳卧龙农耕文化博物馆开馆,3000多件农耕展品立体式地展示了汉江流域农耕文化的发展脉络,留下了浓浓的乡愁。

一柄柄锈迹斑斑的镰刀、一把把犹带泥土芳香的犁头、一台台纺纱车……襄阳卧龙农耕文化博物馆里的每一件农耕展品都与农民的生产劳作、衣食住行密切相关,漫步其中,明清以来汉江流域农耕文化扑面而来。

据襄城区卧龙镇有关负责人介绍,襄阳卧龙农耕文化博物馆的创建者是王学超、孙德香等几位老人,他们出于对襄阳的无比热爱,同时让更多市民、孩子了解农耕文化,以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近年来,通过广泛收集传统农机农具等,最终建起了这个博物馆,并决定免费向广大市民、游客进行开放。

“在农业社会,人们获取食物的难度很大,种地全靠人力。粮食作物收获后,还要用石磨、石碾等传统农具将它磨成面,可谓‘粒粒皆辛苦’。”据襄阳卧龙农耕文化博物馆负责人介绍,如今,北斗导航无人驾驶播种机、大型联合收割机等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农业实现了规模化种植、标准化作业,效率显著提升,不仅给广袤农村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也让农民的生活越来越甜,“希望农耕文化博物馆的展品越来越丰富,为襄阳市民留住记忆留住乡愁,学习到更多农耕文化,感受日新月异的美好生活贡献力量”。

(未经同意  不得转载)

记者:陈霜 | 通讯员:齐然然,俞娟娟

编辑:陈霜 |  校对:刘惠

责编:刘惠 |  审核:牛莉萍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