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米庄镇米芾社区以“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试点为依托,积极探索“党建+”模式,聚焦群众身边的实事、小事,充分发动党员群众共谋、共建、共管、共评、共享,打造“党建+”共同缔造试点社区。
坚持“党建+治理管护”,形成乡村治理合力。
米芾社区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积极探索乡村振兴新路径。近年来,米芾社区整合各类建设项目和资金,修建村级道路2.5公里,刷黑道路总长4.745公里;种植各类树木7200多棵、花卉8万多株;建设农户小花园、小果园、小菜园(“小三园”)300多处;全面完成农村厕所革命,消灭农户旱厕;改造污水管网总长约25000米;安装太阳能路灯282盏、视频监控探头232个。同时,对区域内河流、沟塘进行常态化治理和长效管护,确保所有道路“拆通畅、码整齐、扫干净”,并清理地边260多处、房前屋后乱堆乱放480多处。此外,米芾社区以美丽乡村赋能乡村振兴,建成米芾文化广场、米芾口袋公园,荣获“湖北省森林乡村”“襄阳市森林乡村”“襄阳市美丽乡村先进单位”示范荣誉称号。
坚持“党建+服务实践”,凝聚人心促进团结。
按照“体系联合共筑、党员联抓共管、事务联商共建、服务联做共享”的原则,米芾社区联合多方力量组建“党建+医疗服务”共同缔造服务队,通过党组织+党组织强强联合的方式,今年以来,共开展义诊服务活动6次,为辖区居民提供免费体检、为瘫痪在床的居民入户检查送药等服务。
坚持“党建+宣传推动”,文化赋能乡村旅游。
米芾社区四、六组是北宋著名书法家米芾(世称“米襄阳”)第二十七代至第三十代后裔聚居住地,现有1400名米芾后裔居住于此,现续族谱至第32代,是米芾后裔最大的凝聚地。米芾社区筹得善款24余万元,用于修建米芾牌坊、米芾文化广场,并深挖米芾背后的文化传承、清廉故事,在米庄镇党委、政府扶持下举办米芾文化节、文化日活动,提升辖区文化产品和手工艺品的文化性与档次感,建设有温度的美丽乡村,书写记得住的动人乡愁,提升乡村旅游文化软实力。
坚持“党建+担当实干”,推动发展提升能力。
米芾社区以党建为引领,以群众为主体,因地制宜、分类施策,通过试点先行、稳步推进的方式,深入开展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2023年至今,米芾社区对辖区六组菜园的破旧围栏及公共厕所周边的枯枝杂草进行清理整治,共清理杂物垃圾10余车,植树1500余棵;为改善社区环境,修建1000余米标准化围栏;为“共同缔造”试点修建140平方米健身娱乐场所,并争取到一批健身器材;通过与公交公司协调,将518路公交车线路延伸至米芾社区,解决了居民的公交出行难题,进一步延展了社区居民的“幸福半径”。
坚持“党建+全民参与”,共同缔造美好家园。
社区“两委”、小组组长、“双报到”党员和志愿者广泛走访社区居民,听取意见、汇聚民意,反复沟通、探讨共同缔造开展事项和工作的方式方法,借助“村规民约”加大宣传,利用“时间存折”鼓励党员、群众参与,组建“自建、自清、自改”的志愿队,让居民共同参与“小三园”治理,形成“共建、共治、共改、共美”的美好环境,并积极鼓励居民参与到“小三园”整治中,集思广益,让“小三园”成为米芾社区的特色亮点。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
来源:襄阳融媒体中心经济生活频道
记者:康颂辉 |通讯员:周晓燕 米文礼
编发:胡劼菲| 编辑:李旭东
审核:曾春满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