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省围绕大宗商品、汽车等重点领域,加快打造供应链平台,以供应链体系建设为抓手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我市专题研究部署“5+2”供应链体系建设工作,将供应链体系建设作为襄阳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重大战略任务抓紧抓实。为积极响应供应链体系建设号召,汉江国投所属襄阳国际陆港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陆港公司),作为集“运、贸、融”一体化发展的综合服务主体,以市场为导向,立足资源禀赋,从巩固产业承载、贸易便利化、金融服务三大平台基础到延伸全链条供应链综合服务,不断提升服务质效,着力推动大宗商品供应链体系建设,服务我市现代化产业发展。
整合平台资源增强供应链综合服务功能
一是依托产业承载平台,利用襄阳综保区功能政策优势和门户枢纽功能,搭建产业链协同发展平台。积极吸引大宗商品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入驻,为客户提供关务、装卸、仓储、短驳等“一站式”综合服务,创新开展新造集装箱强制结关、出口货物集拼上班列等业务。全力打造“中西部整车及零部件出口集散基地”,引导产业集聚。自2023年12月业务开展以来,通过襄阳综保区累计完成整车出入区12427辆次,KD件出入区1054辆份,实现一线货值约3.27亿美元。
二是依托贸易便利化平台,发挥外向物流通道和多式联运资源优势,强化现代物流体系建设。自2018年3月,相继开通“襄汉欧”“襄渝欧”“襄西欧”国际货运班列等九条外向物流通道,构筑了“一江四线”物流格局。持续集成外向物流通道、内外贸集运、场站物流等独特资源,拓展外部合作,实现物流降本增效。
截至目前,已为165家企业发运13418标箱货物,累计完成货物到发38892车。新开通“襄阳-西南地区”粮食专列和襄阳-广州南沙港铁海联运国际物流通道,大大提升了运输时效,降低了综合运输费用。
聚焦核心品类打造优势产品供应链体系
通过“选品类、布网络、补链条”,完善“仓储、物流、采销、金融”等供应链环节,打造大宗商品供应链体系建设,促进我市产业转型升级。
一是选择核心货物品类,聚焦特色农产品发展优势,紧紧围绕饲料生产和食用菌企业的市场需求,进行深入调研分析和精准市场定位,选择市场规模大、竞争能力强、区域特色化明显的麸皮、大麦、混合饲料等农产品作为供应链核心品类。
二是布局供应链物流网络,整合内外部物流资源,优化物流网络节点,完成郑州、重庆、南通等区域物流中心、分拨配送中心布局,构建便捷高效物流网络。
三是补齐供应链采销链条,围绕终端客户需求,构建原料、中间产品、产成品及其衍生品采供销售网络,实现供应链延链补链。
截至目前,采销麸皮、大麦、混合饲料、小麦粉、食用菌等农产品合计约6万吨,共实现贸易额3.3亿元。
创新业务模式赋能供应链稳定健康发展
一是创新运贸一体化发展。通过外向物流通道建设长期积累的物流资源,强化境外段物流协调能力,建立境内口岸物流枢纽节点,确保贸易货物地接、转运、换装等工作顺利进行,保障大宗农产品供应链的稳定、连贯和高效。
二是构建一站式服务体系。以食用菌为农产品“小切口”,构建食用菌供应链一站式服务体系。在采购环节,通过制定采购标准、控制货物流转的方式帮助采购商采购货物、融通资金,助力其扩大规模。在储存环节,在随州、宜城、枣阳等地通过租赁方式布局11个标准仓库,目前,在仓食用菌货值达5800万元,以仓库为服务节点,开展食用菌仓储、评估、交易、融资等服务。在销售环节,上线食用菌交易平台“汉江云仓”,具备交易、金融、仓储、物流四大功能模块。截至目前,平台撮合交易量达12.7亿元,为食用菌企业提供流动资金约5.11亿元。
三是金融赋力供应链运行。发挥商业保理牌照和自贸区省级创新案例资质优势,通过产能预售、售后回购、信用证保理、正反向保理等成熟供应链金融产品,持续为供应链产业链发展注入金融活水。截至目前,累计服务70余家供应链企业,提供流动资金约6.87亿元。
主管单位:襄阳市作风办
信息来源:汉江国投
编辑:马雨帆 校对:苏琦琦
审核:刘燕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