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阳连续6年跻身全国百强县

7月31日,2024年赛迪全国县域经济百强榜发布,枣阳市成功入围,列第74位,比去年提升6位。自2019年以来,枣阳市谋定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在稳增长、促发展、推改革、提能级、惠民生等重要领域狠抓落实,推动县域经济跑出高质量,连续6年排位名次逐年上升,成功实现“百强进位”目标。

坚定不移抓项目,积蓄“百强进位”的发展后劲。一是狠抓招商引资。深入实施“3725150”工程,“四大家”领导牵头招商“1515”工程,始终坚持“大抓项目、抓大项目”,夯实发展硬支撑。1-6月,新签约招商项目106个,合同投资额完成784.65亿元,引进投资亿元以上产业项目84个。二是狠抓项目谋划。抢抓“两重”建设、“两新”实施等重大政策机遇,扎实做好项目谋划、积极向上争取。截至6月底,共谋划项目197个,总投资347亿元。三是狠抓重大项目建设。举行5次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活动,集中开工33个项目,计划总投资164.2亿元,11个省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20.9亿元,完成年度计划投资的55.7%。枣阳通用机场、鄂北地区水资源配置二期工程、福银高速公路枣阳至谷城段改扩建工程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加速推进,以项目建设之“进”支撑经济增长之“稳”。

坚定不移抓产业,打造“百强进位”的核心引擎。一是培育优质企业和市场主体。上半年枣阳市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家,总量达326家;新增8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总量达59家;新增6家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总量达15家;新增出口破零企业10家、外资企业2家,外贸进出口总额完成30.1亿元;实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升行动,新增农民合作社56家和家庭农场178家,总量分别达1972家、2524家,顺辉农机专业合作社入选第五批全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典型案例。二是提升产业园区承载能力。枣阳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在商务部2022年度国家级经开区综评考核排名中,位居中部地区第46名,化工园区获批全省首批D级化工园区。三是农业产业迸发新活力。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预计上半年可实现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产值82.5亿元,同比增长16%左右。夏粮首战告捷,面积、单产、总产实现“三增”,其中总产量达58.63万吨,同比增加1.95万吨。枣阳市被农业农村部列入小麦、玉米单产提升整建制推进县。

坚定不移抓环境,激活“百强进位”的动力源泉。一是大力推进改革创新。以高水平规划引领高质量发展,深入开展“多规合一”改革,高质高效编制枣阳战略规划,统筹推进大财政建设,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优化要素资源配置、完善创新创业体系,切实发挥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引领示范作用。二是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以降低成本为核心,累计减税降费1.1亿元,惠及1.7万户纳税人,新登记市场主体1.28万户,总量达11.18万户,总量和增量均位居襄阳各县(市、区)前列,连续两年获评全国城市营商环境创新县(市)。三是加强试点示范创建。持续开展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建设试点县创建,新增发明、实用新型等各项专利270件、新注册商标100件,成功入选县域国家级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规范化建设试点,与18个省内外地区建立了知识产权协同保护机制,知识产权保护壁垒更加稳固。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

记者:吴竞成 | 通讯员:唐华婷 高其峰

编辑:苏功萍 | 校对:刘媛

责编:李丹 | 审核:周嘉宾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