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建设年·抓落实丨“先行一步”“靠前一步”...高新区“四步联动” 开创项目服务新局面

近年来,高新区重点项目服务中心始终坚持“以全局谋划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的工作理念,主动加压奋进,聚焦项目建设的重点环节,以重点项目快开工、快建设、快投产、快达效为目标,探索试行了项目建设“四步联动”工作法,形成项目建设梯次推进、滚动接续的良好局面。

项目谋划“先行一步”

为确保开工项目量多质优,中心“双管齐下”,打好项目谋划的“提前量”,积极挖掘优质开工项目。一方面主动对接园(镇)办、襄阳综合保税区管理办公室、城乡建设发展中心、社会事务局、高新国投公司等行业主管部门,加大对属地和行业主管部门工业、技术改造、基础设施、民生工程等项目的摸排力度,建立项目谋划库和储备库,加强项目谋划储备,提高项目谋划水平。另一方面分批次、分区域进行包保跟踪挖掘,结合实际,谋划一批具有全局性、系统性、配套性、现实性和可实施性的优质项目,有力有序有效统筹抓好项目谋划储备工作,全力为优质项目提供要素保障和政策支持。

服务介入“靠前一步”

根据“26211”工作机制流程图,进一步明确各环节的责任部门、时间节点和任务要求,将各项指标和任务压深压实,通过工作流程图与问题清单相结合的方式,加强与招商部门联动,在召开评审会后提前介入项目、服务项目,提高项目服务的预见性和主动性,确保各个环节服务工作形成闭环,共同推动项目早备案、早落地。

同时,积极召开协调会,指导企业办备案、注册等事宜,协调行政审批局、城乡建设发展中心、土地储备中心、自然资源和规划服务中心等部门提前介入,为企业办理各类证件,及时协调化解项目开工难点堵点,确保项目开工顺利推进。2024年1—5月,共推动29个项目开工,投资总额为166.43亿元。

服务项目“向深一步”

进一步解放思想,提高工作站位,主动将项目服务工作范围前展后扩,当好“填缝剂”,按照补位不越位的原则,重点解决项目服务中“缺位”问题,针对项目建设中遇到跨部门、跨区域、跨层级的各类疑难杂症,急企业之所急、解企业之所难,想千方设百计推动问题的解决,让企业真正感受到高新区在项目服务方面的力度、速度和温度。

为了促进优质项目快开工,抽调精干力量,组建多个重大项目工作专班,按照“专班、专人、专责”的模式实施攻坚式服务。为解决中车、岸芷汀兰等项目遇到堵点问题,密切联动自规、财政、国投等部门为企业提供要素保障,合力解决项目堵点问题,提振企业投资信心,助推项目顺利开工。

同时,中车项目作为3月份全市项目集中开工活动主会场项目,岸芷汀兰项目作为4月份全市项目集中开工活动高新区分会场项目,为项目营造了浓厚的开工氛围。

工作创新“更进一步”

面对新形势、新职责、新定位、新要求,持续进行项目服务机制的探索式创新。

首先是健全“三库监测”机制链。结合“三级调度”机制,增强“储备库”后劲、加快“前期库”转化、做好“在建库”服务,促进项目动态管理,全力解决项目存在的痛点、难点和堵点问题。

其次是聚焦“三率”齐抓法。按照重大项目落地提速“26211”工作机制,围绕开工率、入库率、投资率齐抓并进,当好部门联动的调度员,抓开工、推入库、促固投,积极走访项目现场,召开联席会议,坚持“天天盯”,化解项目建设问题,提高项目入库率,推动实物工作量,加快入库进度,全面反映项目建设成效,全力做好项目开工建设入库工作。2024年1-4月,在全市项目建设成效评价排名中位居第一。

最后是坚持“复盘分析”提质效。按照“一事一复盘、一事一总结”的原则,第一时间对中心重点工作、典型事例进行复盘分析,查找工作短板,健全工作机制,提高工作效率,让中心的短板补长、长板补优。通过对每月集中开工活动的多次复盘分析,对活动的各环节工作进行具体化、项目化和流程化,制定和完善一系列配套机制,使工作“质”“效”得到双提升。

主管单位:襄阳市作风办

信息来源:高新区作风办

编辑:马雨帆 校对:苏琦琦

审核:刘燕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