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襄阳 | 宜城:特色农业助力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

流水西瓜:设施农业培育的“甜蜜事业”

初夏时节,襄阳宜城市流水镇的西瓜迎来丰收季。瓜农们正忙碌地采摘、装箱,准备将这份“甜蜜”送往全国各地。

在宜城市流水镇黄冲村的一个种植园内,记者看到一排排整齐的温室钢架大棚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大棚内,翠绿的西瓜藤蔓爬满了支架,一颗颗滚圆的麒麟吊瓜悬挂其中,来自北京的客商已经迫不及待地等待西瓜装箱出货。

北京客商 谭冠兰:“我们这一车拖的是精品礼品瓜,拖了100件,要运往北京,每年我们在这个公司就要下订单,下2000到3000件。”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种植园还增加了游客进园采摘西瓜的项目,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体验亲手采摘西瓜的乐趣。这一项目不仅增加了游客的互动性和参与感,也提高了西瓜的附加值。

游客 朱旭红:“以前我们摘瓜都在大田地里弯着腰摘,没想到现在摘瓜在大棚里面站着都能摘,而且这个瓜又酥又甜,味道特别好。”

今年种植园采用了先进的设施农业技术,实现了对西瓜生长环境的精准控制。设施温室大棚如同一座座绿色的宫殿,不仅为西瓜提供了理想的生长环境,更显著提升了西瓜的品质和产量。

湖北京瑞通达生态农业公司黄冲种植园负责人 饶家平:“我们现在生产那个金星麒麟瓜,今年的产量非常高,现在我们已经销售了1000多件。我们今年种了有20个大棚,估计都是4000多件。”

这些大棚内生长的西瓜,皮薄汁多、甘甜可口,深受消费者喜爱。

襄阳宜城市流水镇黄冲生态种植园 饶家平:“我们现在这个瓜已经成熟了,一般的温度保存到25度到30度之间,我们现在请那个技术人员测了一下,都达到13个多的糖。”宜城市通过争取上级项目资金支持,发展温室大棚等设施农业1万多亩。在农业部门的支持和指导下,流水镇西瓜也走上了由传统农业向设施农业的转型之路。

湖北京瑞通达生态农业公司黄冲种植园负责人 饶家平:“我们现在建的这个温棚它是水肥一体化,节水、节约人工,浇灌、滴灌,它都是靠电脑控制,一体化,改良土壤,提高西瓜的品质。”

襄阳宜城市农业农村局种植业科科长 吴运明:“通过发展设施农业提早作物的上市期或者延迟上市期,错开上市高峰,获得高的产量和品质。”如今,流水镇的西瓜已远销至武汉、北京等地,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产业,为乡村振兴注入更多活力。

襄阳宜城市农业农村局种植业科科长 吴运明:“下一步,我市将结合自身资源优势,继续推动设施农业的规模化发展,引导农民走科学种植、产业化经营的道路,同时还将加强品牌建设,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助力农民增产增收、农业提质增效。”

锐新圣女果:助力乡村振兴的“金果子”

最近,宜城锐新家庭农场的圣女果正迎来丰收季。这些被誉为“致富果”的小小果实,不仅以其独特的口感和丰富的营养价值赢得了市场的青睐,更成为当地乡村振兴的一把“金钥匙”。

锐新家庭农场位于宜城市龙头办事处太平村,这里土地肥沃,气候适宜,是种植圣女果的理想之地。今年,农场主陈声锐看准商机,精心种植了四亩地的圣女果。随着采摘期的到来,一串串色泽鲜艳的圣女果挂满了枝头,宛如一颗颗璀璨的宝石,吸引了众多游客的目光。目前,农场已经发展成为当地的农业观光旅游景点之一,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体验乡村生活。

游客 刘丽:“抖音看到的这个活动,9块9三斤,真的是不错,味道真的是挺好的。”圣女果富含维生素和胡萝卜素,这些营养成分赋予了它抗氧化、美容养颜和提高免疫力等多重功效。今年,农场种植的圣女果已经丰产,采摘期一直持续到9月下旬。为了回馈消费者,农场还推出了优惠活动,让市民能够亲身体验采摘的乐趣。

襄阳宜城锐新家庭农场负责人 陈声锐:“现在我们这圣女果丰产了,一亩田能产30000斤,现在这个圣女果都是三斤9块9,市民进来了之后,可以随便品尝。”除了圣女果外,陈声锐的家庭农场还种植了大棚香瓜、草莓、辣椒等多种特色果蔬。这些大棚特色产业不仅丰富了农场的产品线,也为农场带来了可观的收益。王俊是本地的瓜果经销商,常年在这里调货。目前,农场的香瓜也成熟了,销量不错。

经销商 王俊:“主要供应各大宾馆、超市,在我手里拿有两种,一种绿宝, 一种甜宝,品质相当不错。目前销售是5块钱一斤,我们这是有机的。”瓜果产业的兴旺,同时还为当地农民提供了就业机会。目前,农场常年雇佣了40名本地农民,他们负责除草、浇水、采摘等工作,每天的收入在100元左右。

襄阳宜城市龙头办事处太平村6组村民 何永兰:“我们在草莓园干了七八年,主要是打枝、吊瓜,一天80块钱,我一个月能挣2000多块钱,在家门口都能挣到钱。”近年来,宜城市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大力发展农业特色产业品牌。推动农旅融合发展。通过打造特色农产品、开展农业观光旅游等方式,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体验乡村生活,促进了当地经济的繁荣。锐新家庭农场正是其中的佼佼者,借助位于城郊的地理优势,通过打造农旅融合项目,将产业做大做强,成为农旅融合新的名片。

襄阳宜城锐新家庭农场负责人 陈声锐:“太平草莓园占地有500多亩,大棚有400多个,水果是一年四季都有采摘的。近两年我们打造农旅融合,搞户外拓展、搭灶台、搞相亲会,把产业做大做强,带动周边的老百姓共同致富。”随着圣女果等特色农产品的热销和农旅融合项目的深入推进,宜城市乡村振兴的步伐正不断加快。未来,锐新家庭农场将继续发挥自身优势,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全托管式种田:让增产增收变得更简单

眼下水稻插秧已经接近尾声。宜城市通过引入智慧化高速插秧机和专业化集约化全托管式服务,有效提升了农业生产效率,助力当地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

在宜城市流水镇黄冲村,孙老汉的10亩秧田正通过智慧化高速插秧机进行插秧作业。这种新型农机在农机手的操作下,将秧苗均匀整齐地插入田间,不仅速度快,而且质量高。与传统机械化插秧相比,智慧化高速插秧机的效率提升了3至5倍,费用减少了三分之一,极大减轻了农民的经济负担。

襄阳宜城市流水镇黄冲村村民 孙道发:“往年10亩田光请打工的来插秧,一亩田费用都要300多,但是通过京瑞(通达)公司把插秧的事一揽,一亩田平均才花200多块钱,把种子和育秧的钱省出来了,确实又好又快。”今年,京瑞通达生态农业公司引进了安装北斗导航辅助系统的插秧机,大大提升了插秧效率。

湖北京瑞通达生态农业公司负责人 赵开宇:“我们公司今年采购了10台这样的安装有辅助驾驶系统的洋马插秧机,在定速的情况下,驾驶员可以(上秧),节省一名人工,一天能插40亩。”湖北京瑞通达生态农业公司是一家集种植、销售、科研、现代农业服务为一体的大型农业现代化公司,从去年开始探索种田全托管式服务,服务方式有两种,一种是“保姆式’’,提供耕、种、管、收全流程一条龙服务;另一种是“订单式”服务。只要农户有需要随叫随到。去年公司服务了农户2000多户。

湖北京瑞通达生态农业公司负责人 赵开宇:“目前有育秧大棚6万平方米左右,每年育秧在60万盘左右,每年的育秧产值将近1000万元,纯利润在200多万元。我们目前采用全托管的服务方式,从育秧、插秧、飞防、烘干到回收全托管,目前与宜城市、钟祥市8000多农户签订有全托管的合同。”

襄阳宜城市农业农村局种植业科科长 吴运明:“通过代耕、代种、代插等全托管、半托管的形式,加快插秧进度,保证在缺劳力的情况下,能够及时将水稻秧插到大田里,保证我们水稻的面积落实。”

近年来,宜城市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专业农业企业、合作社46家,推广工厂化育秧、机械化插秧、收割等“一条龙”服务,托管服务面积达11万亩。这些举措不仅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也促进了农业现代化进程。

襄阳宜城市农业农村局种植业科科长 吴运明:“今年我市计划水稻插秧面积54.7万亩,我们通过大力推广、集中育秧、机械插秧、合理密植、配方施肥、绿色高质高效技术的应用,插秧进度非常快。截至今天,我们已经完成了54.7万亩的水稻插秧面积。”

主管单位:襄阳市作风办

信息来源:长江云新闻

编辑:马雨帆 校对:苏琦琦

审核:刘燕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