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廉政】南漳:规范“小微权力”运行 盘活资源聚民心

近年来,南漳县以规范小微权力运行为突破口,加强对村级“小微权力”的监督制约,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通过规范“小微权力”运行,该县九集镇良种场村成功盘活了库塘资源,不仅解决了农田灌溉问题,还带动了产业发展,实现了集体经济的壮大和村民的增收。

正值水稻插秧时节,一大早,南漳县九集镇良种场村的多名村民就来到堰塘放水,以满足下游农田插秧用水。

襄阳南漳县九集镇良种场村村民刘德军说:“今天我们堰塘水已经在最低水位了,我想把闸口打开,放一片水,把田整好。”

水是农业之本。良种场村地势平坦,有69个堰塘、3座水库,是难得的优质农田示范区。然而,长久以来,由于“三资”管理混乱,堰塘逐渐被少数村民非法占用,近3000亩农田面临灌溉难题。几年前的一场干旱,让矛盾彻底激化。在对非法占用堰塘的党员干部进行处理之后,南漳县纪委监委联合多部门严格把关,为良种场村选优配强新一届村“两委”班子。村“两委”通过维权,最终收回了被非法占用的库塘。

襄阳南漳县九集镇良种场村党支部书记朱涛说:“根据协议,堰塘所有权归集体所有,水库2年、水塘5年的经营权归承包人所有。每个堰塘设定最低水位线,实际水位在线上时,承包人要无条件满足村民的灌溉需求。”

最低水位线制度虽然解决了农田灌溉问题,但要盘活这些库塘资源却并非易事。此前,为规范村级小微权力运行,南漳县纪委监委经过梳理,研究制定了《村级“小微权力”事项办理流程图》,良种场村结合本村实际,梳理出台了“小微权力”监督工作清单。

襄阳南漳县九集镇良种场村党支部书记朱涛说:“我们充分吸取教训,把暴露的问题罗列出来,结合群众常见需求,梳理出良种场村‘小微权力’监督工作清单,让群众办事清楚流程,干部服务知晓廉政风险点。”

根据集体资产资源处置流程,村“两委”召开堰塘经营权发包大会,通过现场竞标,村集体一次性获得收益15.2万元。

襄阳南漳县九集镇党委委员、纪委书记张超说:“发包大会上,我们镇纪委和村务监督委员会全程监督,全村党员、群众代表公开投票,确保发包工作公正、公开、透明、规范。”

截至目前,良种场村共发包库塘43个,为村集体带来收益25万元。村民雷顺清是第一批中标经营户,去年5月。他在承包的塘堰里投放了3000尾鱼苗。

襄阳南漳县九集镇良种场村村民雷顺清说:“今年的草鱼有十几斤重,鲢鱼有七八斤,今年挣个三万块钱是挣得到的。”

库塘活了产业兴。在此基础上,村里还发展蔬菜种植,今年村集体收入可达35万元。

襄阳南漳县九集镇良种场村党支部书记朱涛说:“群众心里都有一本明白账,只有当好大管家,干部干事才顺当,群众人心也就齐了,现在村里大小事村民都乐意参与。”

以良种场村“小微权力”监督工作清单为基础,南漳县纪委监委牵头,县民政、财政、人社等部门参与,对清单内容进行规范、细化和完善,最后形成《南漳县村级“小微权力”运行规范》,在全县304个村推行。

襄阳南漳县纪委监委宣传部部长陈鑫洋说:“建强村级监督力量,激活村级监督‘末梢’,建立‘互联网+监督’模式,实现小微权力‘监督一点通’,以线上线下密切配合提高协同监督工作效率,从源头上防范村级廉政风险。”

如今在南漳,村级小微权力规范运行已经成为基层干部共识,凡是涉及“小微权力”清单内的事项,每月都要向群众公示,接受群众监督。

来源:长江云

编辑:张晋滨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