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清晨,都是好邻居物流配送中心最忙碌的时候,工作人员借助手持终端,拣货、配送一气呵成。“目前配送中心可容纳1万支单品,可为襄阳市及周边的十堰、随州、武汉等地80余家门店进行商品配送。”配送中心处长史国伟说。
5月20日一早,家住襄城区南街的文女士来到好邻居超市鼓楼店,购买了刚配送到位的猪肉、香菇、生菜等,她表示家离超市很近,采购方便,食材新鲜。
穿越时间和空间的阻隔,将商品与消费者连在一起的,是好邻居数字化信息监测和预测预警平台。依托这个平台,好邻居超市可根据每家门店日均销量进行自动派单。
数字赋能,让供需对接更“聪明”。近年来,襄阳好邻居超市不断拓展上游供应商数量,加快中游仓储物流项目建设,持续开拓下游销售渠道,全面提升生活物资供应链服务水平,提高供应链的稳定性和韧性。
“通过多维度数据分析,为市场保供商品进销计划提供准确预测,降低保供商品缺货率至3%以下,提升流通保供工作效率60%。”市商务局商贸流通管理科科长白文博介绍,该局已将该项目纳入生活必需品流通保供体系建设支持项目,并按照省商务厅要求,对该项目预拨付补贴资金157.58万元。
数字化,解决的并不仅仅是消费者“入手”的问题,也为商家配需效率提升提供了“出手”的基础。在好邻居生鲜物流中心,56台AGV机器人(自动导引运输车)根据大数据算法的安排来回穿梭,将生鲜食品以最快的速度送达市场。
“56台AGV机器人使效率提高了70%,分拣差异率减少了99%。”好邻居生鲜物流中心处长刘念介绍,该项目库体年储存货量可达12万吨,特殊时期可保障全市人民70多天的果蔬生鲜食品需求。
在数字化的背景下,商品的流动更加顺畅。目前,好邻居超市正根据消费需求的变化,不断加强对本地供应商和产品目录的收集,推动“农超对接”,有效串联生产、流动、消费各环节,构建紧密合作的供应链网络。
“今年以来,我们已销售本地农产品2155.3万元,目前与5家农村合作社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达成交易额60万元。我们也正在和正大食品有限公司对接,助力正大优质禽蛋产品进驻好邻居门店,进一步提升正大产品在好邻居超市的供货比重,通过强强联合,不断推进好邻居供应链体系建设。”襄阳市好邻居连锁超市有限公司总经理赛玉均表示。
以保障生活物资流通为主线,以完善流通基础设施和强化消费网点为重点,好邻居超市物流现代化体系建设不断完善升级。市商务局党组书记、局长陈永涛表示,该局将继续引导并支持全市生活物资供应链建设,提升本土商品占有率,提高物资流通配送能力,布局一批县域前置仓、物流仓储等设施,拓宽商品销售渠道,发挥好邻居在生鲜果蔬直采和处理方面的优势,扩大直营门店配送范围,向其它有需求的社会零售商及相关单位拓展,争取将襄阳本土农副产品推广至武汉、黄石、孝感、安徽合肥等省内外城市。
记者:殷素
编辑:韩秀嫣 | 校对:方远
责编:殷素 | 审核:张启才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