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牛肉面是每位襄阳人民心中的难以忘怀的家乡味道,可谓是“一顿不吃想得慌”,而对于来襄阳旅游的外地游客,襄阳牛肉面是必须打卡的“顶流”佳肴。
在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襄阳多家面馆排起长龙,其中樊城区幸福路张家牛肉面馆生意格外火爆,凌晨依然有人排队,只为品尝一份“乌啦啦同款”面条。
当“网红流量”碰撞上“襄阳牛肉面”,这“面的江湖”又会卷起怎样的风云。
网红博主来襄吃面 掀起游客“打卡”潮流
2022年10月,千万粉丝网红博主“特别乌啦啦”在抖音平台发布视频,并配文“花30元吃襄阳牛肉面”,视频里乌啦啦在位于幸福路的张家牛肉面馆,品尝了牛肉面和牛杂面。
“这面条看着真无敌。”“好吃!量也足!真的香!”大口吃面配合生动的点评,激起了视频外观众的无限食欲,纷纷评论留言,要来襄阳品尝牛肉面。
视频一经发出,开在角落十几年的张家牛肉面馆瞬间成了“网红打卡地”,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纷纷前去品尝,“乌啦啦同款” 襄阳牛肉面成了热门话题,小红书、抖音、微博等平台均有网友分享自己的打卡体验。
5月15日,上午10点,记者来到该面馆,已不是饭点,但依然有不少食客在此吃面。“我们是南阳镇平的,之前在网上看到乌啦啦的视频,特意过来尝一下。”游客王先生说。
还有“二百者也”,同样是一位千万粉丝的网红美食博主,去年11月发布在樊城一桥头“龚老三牛肉面庄”吃了一碗豪华牛肉面的视频,也引得一众粉丝来“打卡”。
均是意外走红 店主们满心感谢
张家牛肉面馆位于幸福路的内侧角落,位置并不显眼,成为“网红面馆”之前,面馆的生意时好时坏,来吃饭的大多是一些熟客。
老板张建新介绍,自从“乌啦啦”前来打卡后,面馆的生意相比之前好了许多:“五一有几天,24小时都排队,外地游客比较多,有人直接说要一份‘乌啦啦同款’。”
其实“乌啦啦”是谁,年近六十、不玩手机的张建新搞不清楚。“他来的时候,我们不在店里,是员工招待的;后来视频发出来,女儿给我看,我才晓得。”张建新说。
而龚老三牛肉面庄老板龚捷迅就有些遗憾,“90后”的他本身就是“二百者也”短视频账号的粉丝。“他是中午12点多来的,我晚上才上班,所以错过了。”龚捷迅说,“他做的视频我都看,所以我相信我的面条不会让他失望。”
两位面馆老板话语真切,表示非常感谢两位不曾谋面的网红博主:“我们不认识人家,人家也没收我们一分钱,说的都是客观公正的话。还因为他们的视频,让我们生意变好了,是真是非常感谢他们。”
张建新激动地说:“如果有机会能见到乌啦啦老弟,我不仅要请他再吃襄阳牛肉面,还要带他去品尝更多襄阳美食,游玩襄阳好山好水,让他感受到襄阳人民的热情。”
抓住机遇 “网红面馆”也想“长红”
如今“网红”经济如火如荼,“网红面馆”也想继续“长红”下去。面对如何“持续红”,两位面馆的老板答案既相似,又有不同之处。
“做好自己的味道”是两位老板共同的答案。
“味道是一家面馆之本,每家店都有自己的味道,我父亲已经七十多岁了,还在每天亲自熬牛油,作为儿子不能把他的手艺丢了,我想把这种味道传承下去。”龚捷迅说。
在保证味道的前提下,张建新准备把面馆装修升级一下,给顾客提供更加干净、卫生的就餐环境,同时也酝酿推出无限续面活动,带给食客新鲜感。
不同的是,龚捷迅想多学习一些媒体运营知识,去更好地推广襄阳牛肉面。
记者手记:
“襄阳牛肉面”已是本土网红,自带流量。而“网红经济”蕴藏巨大潜力,其发展、成熟必然会带动社会消费和经济发展。
这些被“网红博主”带火的面馆,借助流量在激烈的“面馆江湖”里有了一席之地,但如何站稳脚跟,“长红”下去,还需苦练内功,坚持本味和服务才是保持生命力的制胜法宝。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
记者:张嫚 李潇凝
编辑:李潇凝 | 校对:闵佳
责编:黄金晶 | 审核:张伟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