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都市圈高质量发展调研采访行·走进产业链】汽车产业链:抢占新赛道 再造新优势

“链式”发展是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一种重要组织形式。近年来,襄阳着力延链补链强链,以链式思维构建“144”产业体系、推动13条先进制造业产业链和“6+2”重点产业发展,加快打造万亿工业强市。今起,《襄阳新闻》“襄阳都市圈高质量发展采访调研行”专栏推出“走进产业链”系列报道,展现重点产业链式发展的新举措、新成效。

汽车是襄阳的龙头产业,近年来我市加快推动传统汽车转型升级,突破性发展新能源汽车,抢占智能网联新赛道,汽车产业在链式发展中再造新优势、构建新生态、打开新空间。

作为全国第九大汽车城,襄阳的汽车产业因东风而起、乘东风而兴。在三十而立之后,东风汽车襄阳基地今年迎来“大转型”:东风康明斯发动机有限公司重马力工厂5月投产,东风股份制造总部襄阳工厂VAN总装线即将试生产,东风纳米襄阳工厂首款新能源乘用车“纳米01”实现批量生产。

东风汽车纳米科技(襄阳)有限公司副厂长孟磊说:“这些相应的核心技术都是牢牢掌握在我们东风自己手上,东风纳米01是我们东风纳米的首款车型,也是襄阳市面向c端新能源乘用车的突破。”

这两年国内汽车市场风云变幻,汽车行业迎来“大洗牌”,作为国内轻型商用车和中高端乘用车生产基地的襄阳,转型发展迫在眉睫。东风纳米,不仅是东风自主乘用车新能源事业的重要一极,也是襄阳首个新能源乘用车整车,将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落户襄阳。

襄阳高新区党工委委员向志衡说:“以东实动力炫彩科技为代表的一批配套企业正式落户高新区,成都九鼎科技、江苏鑫蕴模塑等企业正在积极与我区对接,有望近期签约落户。 本地企业东风电驱动、襄轴股份、群龙汽车与东风纳米达成了合作协议,为推动高新区新能源汽车迈向千亿级产业,襄阳市建成新能源汽车之都,湖北省打造万亿级汽车产业走廊提供强有力支撑。”

以重点项目为支撑,加快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目前在新能源汽车整车方面,我市已拥有东风纳米,东风股份轻型商用车等涵盖乘用车、商用车的整车项目。在东风股份襄阳轻型商用车智能制造和绿色工厂升级项目现场,相关人员告诉我们,该项目按照国内领先的智能化、信息化、绿色化工厂标准,将新建轻卡生产线、客车生产线、物流阵地等,进一步巩固和提升襄阳新能源商用车的行业地位。

襄阳高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王军说:“东风股份旗下的轻型商用车智能制造和绿色工厂改造升级项目,新的总装车间今年年内也可以实现投产,它的产品涵盖集装箱卡车、轻卡、厢式车、公交车、专用车等多种产品品系, 这一块将大大提升新能源商用车产能,不光是产品品系更丰富,同时技术更先进,最终竞争力也大大增强。”

整车生产的强劲东风,也带动传统汽车零部件企业转型求变。这两年,湖北新火炬调整发展方向,向电动化、绿色化方向转型,目前他们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也实现了新突破。

首席记者王亚雯:“我手上拿着的就是他们新生产的新能源汽车轮毂轴承,相比较我一只手就能够拿起来,那么他们传统的汽车轮毂轴承,我双手才能抬起,他的重量至少减轻了一公斤以上。”

湖北新火炬销售总监唐密说:“我们尤其在省电这一块,低滚阻的方案,可以做到0.65Nm的阻滞力矩,这个相比传统轴承,我们可以为新能源电动车,一台车节省0.1到0.2度电(0.2度容量动力电池投入),而且我们技术的运用可以对我们产品利润提升2到3个点。”

坚持提早布局、主动谋划,眼下湖北新火炬的新能源汽车轴承,已经成功配套在华为问界、阿维塔等多款畅销新能源汽车上,新能源汽车轴承占比已经达到三成。

湖北新火炬销售总监唐密说:“明年预估,我们新能源的渗透率可以达到40%左右,基本上达到行业水平,我们每年的研发成本,基本上要占到我们销售收入的3到4个点,现在我们的技术能力,基本上处于国内领先,现在的技术水平,可以覆盖到未来4到5年。 ”

主机厂转型带动零部件企业转型,应用场景拓展助力创新成果落地。随着中心城区智慧物流、智慧交管、智慧公交、智慧出行等深度应用场景落地,襄阳今年成功获批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截至目前,我市车联网先导区已经完成了一、二期建设任务,在中心城区已实现覆盖244个交通路口、双向里程510公里、150平方公里的大规模城市级车联网应用环境。

汉江国投副总经理刘刚说:“下一步我们将积极推进三期工程的建设,计划要完成剩余204个交通路口的智能化改造。”

这两年,襄阳在继续坚定不移做大做强汽车产业的同时,加快抢占智能网联汽车、新能源储能电池两个细分产业新赛道。在智能网联应用场景方面,支持东风股份、腾龙汽车、东风井关等企业研发生产自动驾驶物流车、智能网联公交车、无人巡逻车等产品。

培育集研发、生产、测试、体验、应用、配套于一体的车联网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生态;在动力电池领域,推动投资100亿元的比亚迪30GWh动力电池项目16条生产线全部建成投产;投资68亿元的骆驼集团1200万套低压锂电池和10GWh储能项目7月开工建设;东实动力电池、赣锋锂电新能源电池、锂源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等新能源电池上下游产业链项目落户襄阳。

市经信局副局长张晓辉说:“引进培育了一批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整车及无人装备企业, 新能源汽车电池,电机电控及网联化智能化关键部件项目 ,推动汽车产业与交通、能源、通信、人工智能、大数据等领域融合发展,着力构建汽车产业集聚共生、协同发展的网状新生态,再造我市汽车产业发展新优势,夯实襄阳工业高质量发展硬支撑。”

【记者手记】:

汽车是现代工业“皇冠上的明珠”。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加速演进,汽车产业也站在了变革的关键节点。能否抓住人工智能、清洁能源技术的风口,继续乘风而起、乘势而上,是摆在传统汽车产业大市襄阳面前的一道必答题。在调研采访中,我们看到整车和零部件企业正全力抢占新赛道,政府部门正着眼关键环节延链补链强链,着力拓展新场景、构建新生态,加快再造产业发展新优势。眼下,这道必答题的解题思路正日渐清晰,链式发展的破题方法已经初见成效,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正在打开新的空间。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

记者:王亚雯  李宗德 | 通讯员:祝春波  严慈磊

编辑:魏海峰 | 校对:刘媛

责编:郑海 | 审核:周嘉宾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