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满襄阳”三年提升行动 有一种颜色让襄阳梦更加美丽!

走在襄阳的街道上,小编突然发现有一种颜色更浓厚了,尽管最近降温,但丝毫没有影响襄阳的多彩多姿,襄阳近年来重点打造乡村的生态环境,为襄阳的市容市貌做出很多努力。

襄阳一直以来都在大力发展“绿满襄阳”提升行动,通过重点实施“绿色通道、绿色水系、绿色村庄、绿化荒山、绿色屏障”五大工程,统筹推进城乡绿化一体化。

五大工程“染”绿襄阳

记者从去年全市“绿满襄阳”三年提升行动会议上了解到,从2017年开始,我市将重点实施“五大绿化工程”,实现“城在林中、镇在林中、村在林中、房在林中”的目标。

实施绿色通道工程

对新建改建扩建的高速公路、国省干道和县乡道路,做到绿化与道路建设同步推进;对已绿化的道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补植补造,更新树种,提档升级;抓好通村道路的绿化延伸,按照“有路必有树、有树必有荫”的要求,对全市所有尚未绿化的乡村道路进行全面绿化。2017年至2019年,全市绿色通道工程完成绿化里程4211.3公里,植树351.07万株。

实施绿色水系工程

全面推广“绿满引丹”经验,按照打造绿色水系的标准,推进熊河灌区、三道河灌区等大型灌区以及小二型以上水库的绿化;高标准抓好汉江及主要支流岸线绿化,打造绿水相依的汉江水系风光带;规划鄂北水资源配置主体工程及分水口配套工程的绿化,预留渠系两侧绿化用地,确保工程建成之时绿化能够同步跟进。2017年至2019年,绿色水系工程完成渠道绿化471.3公里,植树164.83万株;1210座小二型以上水库库区绿化10867.3亩,植树130.04万株;汉江生态景观带绿化170.78公里,植树20.65万株;鄂北水资源配置工程绿化3067亩,植树87.43万株。

实施绿色村庄工程

推广保康县尧治河村、谷城县堰河村、南漳县八泉村、襄城区姚庵村等绿色示范乡村建设模式,丰富绿色村庄建设内涵;兼顾景观效果和经济效益,大力开展村庄绿化,推广栽植有较高经济价值和观赏价值的乡土树种,引导农户开展房前屋后四旁植树,大力发展庭院经济,支持精准扶贫对象户平栽植10株以上经济苗木。2017年至2019年,绿色村庄工程完成四旁植树509.3万株(其中,扶持市级贫困户30252户,植树31.02万株),建设市级绿色乡村853个。

实施绿色荒山(基地)工程

突出抓好全市低丘岗地造林绿化,加快推进宜林荒山荒坡荒地绿化,大力发展生态防护林、速生丰产林和高效经济林;大力实施低产低效林改造,有序推进树种更新,丰富树种配置和绿化层次,提升绿化效果。2017年至2019年,绿色荒山(基地)工程完成宜林荒山绿化14.85万亩,更新改造杨树13.57万亩。

实施绿色屏障工程

在襄阳中心城区规划建设以内外环线为主体的环城林带、汉江生态景观带,推进周边山体生态修复。在县城、乡镇、集镇因地制宜构建绿色屏障,打造城市、城镇生态圈,形成市、县、乡三级森林生态网络和小生态圈群落。2017年至2019年绿色屏障工程市级生态圈完成城市周边山体修复0.81万亩,建设环城林带235.7公里,建设“省界门户”生态防护带42.5公里。城镇生态圈完成环城镇绿带建设381.1公里,城镇周边山体修复2.86万亩,街道社区绿化309.5公里。

小编了解到,近日,枣阳、宜城、襄州区石桥镇等地实施了各种方法积极开展“绿满襄阳”活动。

枣阳市突出重点超额完成绿化任务

今年以来,枣阳市围绕“绿满枣阳”三年提升行动,突出六个重点,全面推进城乡绿化工作。截至目前,该市已完成植树造林2.2万亩。

道路绿化方面,枣阳市按照“路修到哪里、树栽到哪里”的要求和一条路至少两行树的标准,完成了28条115公里乡村道路绿化,做到“建一条、绿一线、美一路”,形成一路一景的绿色风光带。

在荒山绿化方面,枣阳市把荒山绿化任务落实到山头、村组、业主或农户,实行党政干部、村组干部包保责任制,确保按期完成15655亩荒山造林绿化任务。

针对林业产业进入门槛低、产业链条长、就业容量大、收入可持续的特点,枣阳市通过实施林业生态工程扶贫、发展林下经济、开展庭院绿化、开发生态旅游等形式,助推精准扶贫,加快林农脱贫步伐。

枣阳市通过学习借鉴保康县尧治河村、谷城县堰河村等绿色示范乡村建设模式,选择乡土树种、风景林树种和经济林果树,绕路、依水、靠宅植树、造林、种果,丰富绿色村庄建设内涵。

水系绿化方面,枣阳市完成熊河水库7公里渠道和62座小(一)型水库绿化,高标准抓好滚河等岸线绿化,实现水系绿化全覆盖。

枣阳市还通过抓好太平、吴店、兴隆、七方等省界和县(市)交界口子镇绿化,展示林业建设新成就和城乡绿化新形象。

宜城市刘猴镇加强干部作风建设促绿化

开春以来,宜城市刘猴镇把植树造林作为检验干部工作作风的一把尺子,通过大员上阵、驻村包保、巡回检查、重点扶持等方式,促进植树造林工作顺利开展。

大员上阵抓通道绿化。刘猴镇主要负责人到雷李路钱湾村段现场指挥,在8公里道路两旁高标准栽种8公分以上栾树3800株,投入80万元。为确保栾树的存活率,该镇采取“谁管理、谁受益”的方式进行管护,目前栾树的成活情况良好。

驻村包保抓村庄绿化。刘猴镇实行镇干部包村、村干部包户的办法,在钱湾、赵嘴等重点村对100户农户实施房前屋后绿化,无偿为农户提供枇杷树1000株、梨树1000株。

巡回检查抓荒山绿化。刘猴镇政府在微信工作群晒绿化进度,并现场督办推进荒山绿化工作。

重点扶持抓扶贫绿化。刘猴镇为全镇贫困户免费提供果树苗,扶持贫困户种植果树脱贫致富。

襄州区石桥镇转变管护思路换来绿色之路

记者近日从襄州区林业局获悉,襄州区石桥镇通过转换路边树木管护思路,提高了道路沿线村民护绿积极性,提高了树苗栽植成活率,降低了绿化成本。

入春以来,襄州区石桥镇梁营村的村民自发地来到公路上,扶正倒歪的树苗,补种被损坏的树苗……石桥镇梁营村三组村民加保庆说,他与镇政府签订了管护合同,从镇政府所在地一直到排子河水库约两公里道路沿线的树木都归他管护。“将来这些树苗成材了,变成钱了,我可以分四成。”加保庆说。“年年栽树年年没树让人很痛心。”石桥镇林业站站长周汉国说,路边绿化年年在搞,可是种植树苗的成活率很低,人为损毁也很严重。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石桥镇与辖区内道路沿线各村村民签订了管护协议,将管护权承包给附近村民,每年支付给村民一定的管护费,并承诺将绿化利益分成,大大地提高了树苗的成活率。如今,石桥镇近千里的农村公路绿化带都与当地村民签订了管护协议。

绿水绕青山,打造绿色生态的襄阳,我们正在大步向前!

编辑:小妍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