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网络上流传“2023年养老金认证时间提前,退休人员必须在1月份完成待遇资格认证,否则养老金将会停发”等说法,引起部分网友担忧,有的网友担心是因为养老金不足。
对此,人社部明确表示:该说法完全不符合事实。
记者注意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已发文紧急辟谣;武汉、成都、哈尔滨、郑州、呼和浩特等多地人社部门也发布公告予以澄清。
2023年1月20日人社部通过微信公众号明确表示:“认证在12个自然月内进行一次即可,不需要赶在一个集中的时段进行。”并非网传必须在1月份完成。事实上,早在2018年5月,人社部门已经取消了领取养老保险待遇资格集中认证。
那么,如何进行认证?
一、大数据比对
社保经办机构通过与公安、民政、卫生健康、交通运输等部门实现数据共享,不需要本人进行任何操作,即可完成认证。2022年,全国大约有三分之一的退休人员是通过数据比对方式完成认证的,以后这个比例会越来越高。
二、人脸识别认证
老年人可以通过国家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网站或“掌上12333”等官方手机应用,进行人脸识别认证。在境外居住的,还可以通过外交部“中国领事”手机应用,完成认证。
三、社会化服务认证
在社区、村等基层组织开展的健康、文体等活动中自然完成认证。高龄老人和行动不便的特殊群体可以提出上门认证申请,社保经办机构会提供上门服务。
如果退休人员或符合领取养老金的城乡老年居民在认证期限内没有办理认证,发现养老金被暂停,也不要着急。人社部提示,退休人员主动和社保局联系并按要求完成认证后,就会恢复养老金发放并进行补发。
养老金关系着亿万退休人员的生活,目前,我国养老金运营情况如何?有没有网友担心的所谓停发、缓发或者少发的可能?
中国社会保障学会副会长、浙江大学国家制度研究院副院长金维刚表示,无论是全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还是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都是大于支出的。2022年,我国全年社会保险基金收入7.1万亿元,支出6.6万亿元,年底累计结余7.4万亿元,基金运行平稳。我国各项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能够实现基金长期收支平衡和可持续发展,能够确保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能够维护广大参保人的合法权益,使其能依法享有养老保障。
浙江大学共享与发展研究院院长李实同样认为,从目前养老金的运营情况来看,不必担忧养老金停发、缓发或者少发。“我国不存在养老金亏空的问题。尽管近年来受到新冠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但财政补助力度相应增大,能够确保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李实说。
重要提醒
人社部官网地址:www.mohrss.gov.cn
人社部门推送的短信,不会附加任何不明网址,不需要输入任何涉及个人信息、银行账号等私密信息,请不要随便点击不明链接或拨打不明电话!切记不能透露自己的个人账户信息、及身份信息!更不能按其提示进行转账汇款等操作!
关于社保待遇领取问题,您可以向当地社会保险经办部门确认,或拨打12333热线咨询。如果遭遇诈骗或人身安全受到威胁,请及时报警!
(未经允许 不得转载)
来源: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经济日报
编辑:汪嘉丽 | 校对:杜临雪
责编:梁龙 | 审核:王妍丽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