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以后襄阳农村连“红白喜事”都有人管了?

红白事是咱老百姓生活中的大事儿,也是咱礼仪之邦“礼”的传承~~~

不过,现在不少人在红白事上大操大办,攀比之风给老百姓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压力,为了‘面子’伤了‘里子’......

甚至,有人借着红白事敛财,不利于清廉的社会风气形成,滋生了腐败

因此,襄阳的“红白理事会”就应运而生了~~~

记者日前从全市召开的“推动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联席会议和十星级文明创建工作部署会上获悉,今年年底前,全市所有行政村将建立红白理事会,以有效解决农村办理婚丧、喜事宴请过程中存在的奢华、浪费、攀比等问题。

 

近日,省文明委印发了《全省“推动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行动方案》,要求发挥县乡主体作用和村民自治作用,以文明节俭、群众满意为原则,在全省农村全域全覆盖开展移风易俗活动,破除封建迷信,狠刹婚丧喜庆活动大操大办、人情债、攀比炫富等不正之风,推进喜事新办、丧事简办。

 

根据行动方案提出的目标,2017年底前,全省各村将普遍建立红白理事会。2019年底前,全省移风易俗工作实现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形成喜事新办、丧事简办的新习俗新风尚,农民群众对移风易俗满意度达到90%以上。

 

据介绍,在市文明委的领导下,我市已建立了“推动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成员单位联席会议制度。作为成员单位,组织、民政、住建、农业、文化、新闻出版广电、扶贫、共青团、妇联、文联等部门将按照各自职责组织实施。

 

其中,县、乡两级宣传、民政、妇联等部门将推动我市所有行政村建立红白理事会。在村“两委”的直接领导下,依托“五老”(老干部、老战士、老教师、老专家、老劳模),组织村民推举德高望重、热心服务、公平公正、崇尚节俭、有一定礼仪特长的人士组成红白理事会。

 

在广泛征求村民意见、充分尊重当地风俗习惯和村民意愿的基础上,召开支部会、党员大会、村民代表大会进行充分酝酿讨论,制定红白理事会章程,明确红白事流程。村红白理事会平时按照既定流程,帮助村民全程操办红白事。各村在文体广场设立移风易俗事务公示栏,每件红白事务结束后3天内公示办理情况,由村民监督,违反规定的,公开批评。

 

县、乡两级宣传、民政、妇联等部门还将组织广大村民开展讨论、修订村规民约活动,把移风易俗内容纳入村规民约。在村“两委”的直接领导下,坚持依法治村、民主管理的原则,发动广大村民按照移风易俗要求,结合本乡本土实际,共同讨论、修订村规民约,在讨论和修订村规民约过程中强化村民的规矩意识,使村民养成自觉遵规守约的习惯,实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提高,达到遏制陈规陋习、倡导文明新风的目的。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