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生态文明理念 加快建设大美襄阳——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改革创新纪实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自然资源和规划系统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牢牢把握新时代自然资源工作新要求、新目标、新使命,聚焦“统管资源、统控空间、统建生态”的核心职责,切实履行好引领城市发展、建设生态文明、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服务民生等职责使命,推动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谱写了自然资源和规划事业改革发展新篇章,为加快建设美丽襄阳、率先实现绿色崛起提供坚实的自然资源保障。

坚持顶层设计 擘画大美襄阳蓝图

城乡发展,规划先行。按照生态优先、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的发展理念,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统筹协调国土空间开发和保护的关系,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编制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对全域空间格局、城市功能、空间结构、产业布局等进行优化调整,构建“一体两翼、一带三屏”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

大胆尝试、开拓创新,建立上下联动、多部门参与、全市“一盘棋”的工作体系。着力构建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体系的“四梁八柱”,形成以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为统领、县级国土空间规划夯基础、乡镇级国土空间规划抓落实、各类专项规划强支撑、详细规划促落地的“三级三类”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目前,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方案已初步完成,拟于近期进行公示。会同十堰、随州、神农架启动“襄十随神”城市群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已形成初步成果。

在规划编制过程中,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按照“一本规划、一张蓝图”覆盖全域的思路,坚持以国土空间规划为统领,统筹划分全域生态空间、农业空间、城镇空间的合理规模和适宜空间,做好林业、矿产、地灾等专项规划和公共基础设施专项规划编制,积极开展古城保护与利用、“三江五岸”城市设计、市区快速交通框架研究、公共服务设施补短板、中心城区生态补短板等专题研究,为市委、市政府科学决策提供参考。

合理控制开发强度,节约集约利用,严守“生态红线、耕地保护红线和城镇开发边界红线”三道红线;严格落实永久基本农田特殊保护,分级划定城镇开发边界,以城镇开发边界划定推动空间集约高效利用;坚持把控规作为规划建设审批的法定依据,组织编制22项控制性详细规划,基本实现中心城区控规全覆盖;优化城乡功能布局,重塑新型城乡形态,形成多中心、多层次、多节点、组团式、网络化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提升城市功能 全力实施“四大重点城建项目”

漂亮大气的学校、干净整洁的菜市场、方便舒适的社区服务中心、景色宜人的公园绿地……如今,越来越多的市民感觉襄阳城市越来越宜居、生活越来越舒适。

近年来,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围绕完善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认真履行职责,扎实做好规划管理和要素保障工作,推进公共服务设施“补短板、强弱项、提质量”行动,加快补齐教育、文体、医疗等公共服务设施短板,将停车场、绿地、公共设施统一布局、统一规划、同步建设。抢抓疫后重建机遇,加快医疗卫生项目的立项、审批、建设工作。市儿童医院、鄂西北(襄阳)重大疫情救治基地、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迁建、市急救中心迁建等项目顺利实施。开展了襄阳全民体育运动公园、襄阳全民体育运动中心、襄城区体育中心等项目的立项审批和规划研究工作,完善市区级体育设施。

实施中心城区微空间改造行动,以“绣花功夫”抓好城市精细化规划管理,把街角、桥下等低效空间积极利用起来,完善休闲、文化、交往设施,提升居住环境品质,提高群众满足感和幸福感。

提升城市能级,全力推进“四大重点城建项目”。作为襄阳推进“五城共建”的重要支撑和提升城市能级的重要举措,襄阳市“四大重点城建项目”——庞公滨江生态商务新区项目、岘山城市中央公园项目、襄阳古城保护和利用项目、襄水岸线修复生态提升项目应运而生,深受社会关注。它不仅是未来3—5年中心城区城市规划建设的重中之重,更是重要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联合住建、汉江国投等部门,开展襄阳古城、襄水岸线、岘山公园、庞公新区的规划编制。截至目前,已编制完成岘山城市中央公园总体规划初步方案,开展庞公滨江生态商务新区概念规划和总体城市设计方案国际征集活动,评选出5家设计机构进行概念方案竞赛,正在对概念规划和总体城市设计方案进行整合优化。编制审定襄阳古城控制性详细规划,优化襄阳古城保护与利用规划,推进古城功能疏解及价值挖掘。协助编制完成《襄水岸线修复生态提升工程专项规划方案》,为襄水生态修复提供规划指引。

聚焦森林生态建设 铺就城市发展底色

绿色是襄阳的底色和本色,生态是襄阳最宝贵的财富。地处中华腹地的襄阳是全省森林资源大市,自然禀赋优越,生态环境良好,先后获得“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全国民生林业产业示范区”等荣誉称号。

“要着力建设绿色发展的美丽襄阳,抓好生态屏障建设,加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大力倡导绿色低碳生活,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努力打造中部地区美丽城市样板区。”2021年6月22日,市委常委会会议强调,襄阳要在“建设美丽湖北、实现绿色崛起”的实践中奋勇争先、挺立潮头。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我市以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为契机,对标生态建设先进地区,对照高质量发展要求,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深度分析和思考全市林业生态建设的现状、短板和不足。

谋划实施绿满襄阳再提升行动,统筹推进国土绿化工作,我市组织开展中心城区绿化增量提质、高速公路沿线及出口绿化增量提质、中心城区植造森林、“三北”区域森林覆盖率提升等四个专项研究,高质量编制《襄阳市生态空间专项规划》《襄阳市林业“十四五”发展规划》《襄阳市森林城市群建设规划》《襄阳汉江生态廊道建设规划》《襄阳中心城区高速沿线生态修复和环境整治规划》。

去年,全市一共完成造林19.2万亩,创建首批市级森林乡村51个,全面启动“森林进机关、森林进校园、森林进医院”等“十进”活动。重大生态工程取得新突破,制定绿满襄阳再提升行动重大林业生态项目推进计划,与农发行襄阳分行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总授信200亿元。去年12月29日,全省国土绿化现场推进会在襄阳召开,襄阳国土绿化经验在全省推广。

实施卫东机械厂和六化建等片区城市更新和菊花潭片区的生态修复,以点带面推进南部山体周边工矿企业的更新改造、生态修复。目前,累计完成汉江干流沿线废弃露天矿山恢复治理95.96公顷。

创新古树名木保护机制。去年,我市出台了《襄阳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办法》,开发了襄阳市古树名木管理系统,为近9000棵散生古树和近10个古树群建立“电子身份证”,让市民足不出户即可查看全市所有古树名木信息。

深化“放管服”改革 当好服务企业“店小二”

“不用来回跑,工作效率也非常高,你们真心为企业着想、为企业服务,必须给好评。”襄阳亿创客小微产业园负责人李万赋享受工程报建地形图免费办、网上办服务后说。

去年,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扎实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推出报建地形图免费办、网上办服务,建设单位可直接通过网上申请免费办理,无需再到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机关书面发函申请、无需再提交资料。

“以前层层签批,办理减免需要很长时间,现在推行‘无申请兑现’‘全流程网办’,实现了‘零跑腿’,真是太方便了!”湖北襄投置业有限公司项目经办人严奕博说,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用一个工作日就完成了高新区连山湖安置房项目1091万元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减免,效率非常高,极大方便了企业。

据了解,为推动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开辟审批绿色通道,依法依规减免学校、社区养老服务等公共设施城市建设基础设施配套费,推行配套费减免“无申请兑现”“全流程网办”,对符合减免范围的建设项目,直接办理减免审批手续,无需建设单位提出申请,3个工作日内兑现到位。

推进“标准地”出让改革,实现“拿地即开工”。我市第三批区域性统一评价现已完成,三个批次评价覆盖面积13.9万亩。在此基础上,持续推进“标准地”出让改革,实现“拿地即开工”。2021年,我市工业用地“标准地”出让75宗,面积4968.61亩,各类开发区(园区)新增工业用地100%按“标准地”出让。通过开展区域性统一评价,项目综合周期平均只需42天,政府一次性免费“代劳”,企业无申请免费享受评价成果,节约企业平均评价成本90多万元。推行“拿地即开工”,叠加“书证同发”改革政策,项目开工时间比合同约定开工日期平均提前5个月。

一窗受理、一网通办,工业项目实现“交地即发证”。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通过上下联动,流程再造、提前审查、并联审批,在企业签订出让合同后,利用缴纳出让金的时间,同步核发了“块头小、亩产高”中南高科·襄阳东津创新谷项目交地确认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不动产权证书,做到“书证同发”,比法定办理时间缩短一个月左右。

让改革红利惠及更多企业。为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优化营商环境,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决定自2020年1月起,所有涉及工业项目的测绘服务收费减半,切实为企业减轻负担。截至目前,已为工业企业减免测绘服务费400多万元。

为进一步畅通企业群众诉求表达渠道,提升企业群众满意度和获得感,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去年,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设立了“店小二”服务专线,方便企业群众进行政策咨询和提出意见建议。

去年12月30日,襄阳市区“交房即可办证”首发仪式在国投·襄阳院子举行,6名业主在收房时领到不动产权证。此举不仅大大缩短了购房人的办证时间,也减轻了房地产开发企业前往多部门办事的不便,大大增强了企业和市民对不动产登记改革的获得感。

编辑:李丹琰

审核:陈赛娥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