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阅7:30】宜城市刘猴镇,这个女扶贫办主任不简单!

云上襄阳的朋友们,大家早上好!这里是作风襄阳微信公众号早读【襄阅7:30】,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现代农村是一片大有可为的土地、希望的田野。”从8月23日起,作风襄阳【襄阅7:30】开始推出“襄村振兴”系列纪实报道,通过作家们冒着热气、带着露珠的文字,一起感受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襄阳农村日新月异的变化。在每一个清晨,跟随我们走进襄阳的田间地头,看袅袅炊烟,听声声虫鸣,话百姓家常,读奋斗故事。

主播:杨林红,襄阳广播电视台《襄阳新闻》主播,主任播音员。

“我可是有身份的人,我的身份可多了!扶贫办主任、系统操作员、资料整理员、考核迎检员、下乡督办员,对了,还是端茶倒水的服务员。”

站在阳光下的这个瘦瘦小小的姑娘,掰着指头,戏谑地说。

她叫黄闪闪,宜城市刘猴镇扶贫办主任,也是襄阳市为数不多的女扶贫办主任之一。

黄金村的猕猴桃,去年试挂果,黄闪闪通过网上预售的方式售卖出近500 箱。

回忆起2017年秋刚参加工作时的情景,黄闪闪打开了话匣子。

“一开始,我在这里人生地不熟,方言听不太懂,和农户沟通有困难;有些农经站站长年纪大,资格老,我布置了工作,他不落实,催紧了,就骂我;每个周都要迎接各种检查,每次检查后都要完成各种整改方案;下乡入户,摸清贫困户情况,另外,我对扶贫工作知之甚少……那个时候,真是特别艰难,眼泪不知流过多少回。”

不过,真正的强者不是没有眼泪的人,而是含着眼泪奔跑的人。面对命运的考验,黄闪闪决定用拼搏来回答。

看文件,学政策,研方案,一切从零起步!

很快,她就熟悉了扶贫的各项方针政策。心中有了底,眼里有了光,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

刘猴镇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057户3038人,因以往镇上没有专职负责扶贫的工作人员,贫困户档案由各村的包保村干部记载。有些村干部年纪大、学历低,再加上没有统一的填写标准,贫困户档案存在不少问题。在以往的迎检中,屡次遭到上级检查部门批评,却始终无法彻底根治,成了困扰刘猴镇扶贫工作的一大顽疾。

黄闪闪决定首先攻克这道难题。

她发现档案存在以下问题:有错别字、随意涂改、前后矛盾……

黄闪闪便分批召开培训会,每次培训2个村的农经站站长和村干部,详尽地给他们讲解注意事项。然后,挨个指导、检查。那些麻痹大意、没有按要求填写的村干部,她就搬一个凳子,坐在他跟前,一点一点指导,直到16页档案全部修改完毕,方才罢休。

就这样,一个人一个人地指导,一本一本地纠正,一个月多时间,黄闪闪的嗓子哑了,人憔悴了,体重减轻了,但看着所有档案全部整理规范,欣慰地笑了。

在日后的历次迎检中,刘猴镇的档案管理工作再也没有挨过批评,并赢得了各级检查部门的一致好评。

邓冲村的农经站站长对黄闪闪说:“如果2014年你就在负责扶贫工作,我们工作早就会有头绪,每次检查不用挨批评了!”

黄闪闪深知,扶贫工作最重要的是,让所有的贫困户真正脱贫。不仅要把各种扶贫精神传达到位,还要深入贫困户家中,了解贫困户现状,解决存在的困难,提供切实的帮助。

陈湾村一组朱必全今年60岁,唯一的女儿多年前去世,老伴常年身体不好,老母亲95岁,一家三口挤在一间20多平米的破瓦房里。

黄闪闪到他家走访时,看到他家的现状,一阵心酸。回到单位后,立即为朱必全申请了危房改造。

2018年5月,宜城市住建局为朱必全拨了3万元危房改造资金,当年9月,朱必全盖起了60多平米的新房,还建了可以水冲的厕所,硬化了院子,朱必全一家的居住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为了增加朱必全一家的收入,黄闪闪为他家送去了2头40斤左右的黑毛猪。

年底,两头生猪长到了200多斤,当时猪贩子收生猪是6块多一斤,为了让生猪卖个好价钱,黄闪闪通过身边的亲朋好友,联系到想买生猪的城里人,以7.5元一斤的价格卖出了一头黑毛猪,另一头黑毛猪朱必全留着腌肉吃。

朱必全吃着自养的肥猪肉,拿着2000多元卖猪肉的钱,住着宽敞明亮的房屋,心里乐开了花。

朱必全的好日子还在后头呢!

2019年,村里需要设置保洁员这个公益性岗位,在黄闪闪的努力下,朱必全被聘为村里正式保洁员,每月领700元工资,这笔钱大大提高了朱必全一家的生活水平。

黄闪闪说,她为刘猴镇168户送过428头猪苗。

那是2018年的春季,黄闪闪行走在刘猴镇的高岗和山洼,挨家挨户为贫困户送猪苗。但因为是幼猪,易生病,死亡率相当高。有的猪苗死了,黄闪闪只得把猪耳朵割下来,拍照发给厂家,让厂家补货。

整个4月,黄闪闪不是在送猪苗,就是在送猪苗的路上;不是在割猪耳朵,就是在拍照发给厂家。这对于一个刚毕业没有多久、整天捏笔杆子的姑娘来说,那种艰辛和苦楚真是难以形容!

因为整天与猪打交道,那段时间,一提到猪,黄闪闪胃里就翻江倒海般难受。

餐桌上若有猪肉,饭都吃不下。

但,到了年底,一头头幼猪苗长成了两三百斤的大肥猪,黄闪闪依旧热心地联系买家,帮农户销售,用黄闪闪的话说,“既然干了扶贫工作,就要排除千难万难,为贫困户帮扶到底!”

每天一大早,黄闪闪便穿梭在通往贫困户家的一条条山路上。到了村里,察看贫困户房屋是否需要翻修、正在修建的房屋质量怎样;询问贫困户有哪些困难、需要解决哪些问题。

谈起下乡走访经历,黄闪闪露出愉快的笑容说:“记忆最深的是到石河村一组江秀珍家走访,切实为她改善了生活条件。”

现年81岁的江秀珍一个人生活,家里的墙壁又黑又脏,且有裂缝;一根根老旧的电线如蜘蛛网,错综交织,裸露在外面,很容易短路,发生火灾。

黄闪闪当即给石河村村支书赵书记反映情况,提出了整改建议,并要驻村工作队为老人买油买米,解决老人日常生活问题。

一个月后,黄闪闪再次到石河村走访时,发现江秀珍家里焕然一新:墙缝修缮完好,墙壁粉刷一新,电线安在暗处,开关换成了按钮。老人的脸上始终挂着灿烂的笑容,拉着黄闪闪的手,亲热地说:“姑娘,我什么都不缺了,钱够用,吃得好,穿得暖,谢谢你,谢谢党和政府!”

这时候,黄闪闪的心里比吃了蜜还甜。

这几年,在扶贫办和驻村工作队的帮扶下,刘猴镇已经“老有所依,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然而,对于那些寡居的老人、那些有精神疾病的老人,仅仅给予物质的帮助是不够的,还需要精神的抚慰和耐心的关爱。

陈湾村一组的五保户陈廷国,是黄闪闪的包保对象。虽然享受了危房改造政策,有舒适的住房,每月有815元的生活费,医疗费全免,衣食无忧。但考虑到他无儿无女,难免孤单寂寞,黄闪闪每个月都会来看望他。

这时候,陈廷国便会搬过一个凳子,拂去上面的灰尘,感激地说:“黄主任来啦,赶紧进屋坐。”

一次次的唠嗑和关怀,像一阵阵清风,吹开了老人心头郁积的坚冰,温暖了老人沧桑寂寞的心灵。

黄金村二组89岁的张心雨,患有精神疾病,终身未婚,是村里的五保户。

有一天,黄闪闪在群里看见了一张照片:在白雪皑皑的院子里,摆着锅碗瓢盆,支着乌黑的锅灶,年迈的张心雨正在冰天雪地里生火做饭。

这么寒冷的天气,怎么能在屋外生火做饭呢?黄闪闪立即驱车赶到张心雨的家里,帮他把锅灶搬进屋,边搬边附在老人耳边说:“大爷,屋外正下雪,太冷了,在屋子里做饭才暖和呢!”

古怪的张心雨始终无表情,不搭理。不过,最终,他还是放下倔强,在屋子里面生火做饭了。

黄闪闪下得了乡,吃得了苦,善于做贫困户思想工作,还具有经商头脑呢!

今年5月底,黄闪闪在中国扶贫网湖北特色馆上注册了一家网店,网店有一个美丽的名字——“宜城市美丽刘猴建设开发有限公司”,截至7月底,短短一个多月时间,已经卖出30多万元的农产品。

黄闪闪怎么想到在网上注册公司,帮助农户销售农产品的呢?

原来,今年开春,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国,村组封闭,农产品纷纷滞销。疫情结束后,黄闪闪深入到贫困户家里,摸清了滞销农产品的数量和种类:滞销干香菇2000斤,土鸡蛋100斤,土公鸡700只。

这么多农产品卖不出去,贫困户怎么脱贫?黄闪闪的心里一阵阵焦虑。怎么帮助农户宣传和销售这些农产品呢?黄闪闪的脑子里,整日盘桓着这些问题。

联络亲朋好友,发动熟人购买,微信群里发布……

“最多的一次,是帮助钱湾村贫困户雷敬乐卖了100斤鸡蛋。与钱湾村驻村工作队的同事、小区等联系,以每斤8元的价格销售的。”黄闪闪颇为自豪地说,“这段销售农产品的经历给了我启发,为什么不利用互联网,开发线上销售渠道呢?正好国家也在提倡消费扶贫,要求各个单位工会拿出25%的工会经费购买农产品。我便注册了网店,把刘猴镇贫困户滞销的农产品、土特产挂在网上售卖。”

“宜城市美丽刘猴建设开发有限公司”销售的产品都是纯正的山里货,不仅吸引了各工会下单,也吸引了很多个人购买。

让贫困户真正脱贫,让他们在每一个日子里,能够触摸到真正的欢喜,是黄闪闪孜孜以求的心愿。

2020年是脱贫攻坚战役的收官之年,黄闪闪在扶贫工作岗位上已经奋战了三个年头,这三年里,她从未休过假,即便是2018年10月份那次小产,下午做完手术,因第二天赵咀村出列检查验收,黄闪闪不顾家人阻挠,强撑着虚弱的身子,坚持上班。

然而,由于超负荷的体力、脑力劳动,黄闪闪还是晕倒了!二次晕倒在楼梯口处,一次晕倒在办公室里。

“第一次晕倒后,我的同事王亚茹经过这里,忙把我扶了起来,陪我在楼梯口坐了20多分钟。后两次晕倒,都是我一个人慢慢地苏醒过来,继续上班。下班后,去药店买药,一量血压,只有40多,卖药的大姐建议我去住院,一想到还有那么多工作要做,我就拒绝了。”黄闪闪说。

“我自己倒没啥,就是觉得挺对不起女儿的,女儿刚满周岁我就开始搞扶贫工作,只有双休日才能回去陪孩子。有一次,女儿说:‘妈妈,你为什么要上班啊?你为什么要去那么远的地方上班啊?别人家的孩子天天都有妈妈陪着,你怎么不能啊?’”

女儿的声声质问,像针一样扎在黄闪闪的心上,但她别无选择,只有拼命工作,把所有的政策落实到位,把所有的贫困户放在心中。

2019年,刘猴镇实现了整体脱贫出列。黄闪闪获得了宜城市百佳脱贫标兵称号。

如今,在刘猴镇的每一寸土地上,树木苍翠,屋舍俨然,条条水泥路,光滑如带,那些早已脱贫的农户,脸上挂着欢快的笑容,黄闪闪的心里,漾着幸福的潮水。(与原文有删减)

本文节选自《花开的声音》

【襄村振兴】大型主题纪实采风图文集

各位网友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除了每天早上大家可以在作风襄阳微信号看到听到“襄村振兴”的好故事,开车的朋友们可以打开收音机搜索FM91.8 襄阳广播电视台文化教育广播,在每天下午16点播出的读书节目《书香满城》里也可以听到。播出时间:周一至周五16:45--17:00  手机收听方式:关注襄阳播报微信公众号 底端点击“FM91.8” 选择“听看91.8”!

来源:《花开的声音》

本文文字作者:张学玲

摄影:周政 李念

编辑:彭梦迪 | 校对:金芳

审核:杜红丽 | 终审:江伟兵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