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党风政风热线上线单位:襄阳市司法局

本期主题:解读《湖北省公共法律服务条例》

上线单位:襄阳市司法局

上线嘉宾:襄阳市司法局党组书记 李红斌

在线解答

9月3日,市司法局相关负责人参与《党风政风热线》节目,重点介绍我市推动公共法律服务的措施和取得的成效。

近几年来,我市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步伐逐步加快,公共法律服务成果也惠及于民。襄阳现共有105个基层司法所、74家法律服务所、61家律师事务所、10家公证处、11家司法鉴定机构、1家仲裁委、3072个人民调解组织以及1066名律师。公共法律服务机构、队伍日益壮大,为襄阳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提供了有力队伍保障。

公共法律服务平台逐步完善。实体平台统一整合律师、公证、司法鉴定、法律援助、人民调解、法治宣传等法律服务资源,一站式集中受理和解决群众基本法律服务需求。在市、县两级建立“公共法律服务中心”10个;乡镇(街道)依托司法所建立“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104个;村(社区)依托村(社区)律师(或村法务)工作室建立“公共法律服务室”2653个。

热线平台实现“12348”与“12345”互联互通,在市法律援助中心和市政务服务中心窗口设话务席,建立完善规范管理、案例总结、值班台账等工作机制,每天安排4名值班律师,每年解答市民法律咨询达1万多人次。大力拓展网络平台建设,创建了“襄阳司法”和“襄阳普法”2个微信公众号,开辟了“公证云”“襄仲云”、法律援助政务服务等网上办事通道,实现了网上申请、网上受理,为群众提供足不出户的公共法律服务。

下一步,我市还将进一步完善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建设。把公共法律服务推送到群众“家门口”“手心上”,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同时结合“乡村振兴 法治同行”重点工作,发挥司法行政职能优势,加快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信息化建设,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三大平台覆盖乡村,积极开展公证、司法鉴定机构进乡村活动,在全市各级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实现公共法律服务资源“应驻尽驻”,更加方便群众办事,提高群众法律服务获得感。发挥社区法律顾问作用,推进优质资源向乡、村延伸,更加贴近基层和群众。同时,以群众法律服务需求为导向,聚焦法律服务供给不足、城乡法律服务资源配置不均衡等短板,抓紧编制我市公共法律服务事项清单,加快整合公共法律服务资源,努力实现需求与供给的精准配置。

另一方面以“小切口”着手,推进法律援助应援尽援,积极落实法律援助经济困难告知承诺制。促进公证拓展业务领域,深入强制执行、诉前调解、知识产权等领域,防范金融风险。进一步打造高资质高水平的司法鉴定机构,提升服务能力和社会公信力。充分发挥仲裁职能作用积极拓展涉外贸易等专业领域的仲裁业务。同时,发挥村法律顾问、人民调解组织、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的作用,大力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法律服务培养壮大基层农村、社区“法律明白人”、“1+1”志愿者队伍,优化各类公共法律服务。

内容来源:襄阳综合广播

记者:徐辉

编辑:王晓|审核:蔡彦燕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