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发改委六措并举打造优化营商环境“助推器”

我市继今年6月在中国营商环境评价中获得优秀等次、跻身全国50强并被评为湖北省营商环境评价标杆城市之后,又六措并举,全面提升政务服务效率,着力打造全市优化营商环境的“助推器”。

一是“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限”“减跑动次数”

在“减环节”上,市本级1837项政务服务事项共有5045个环节,着力减少872个;

在“减材料”上,市本级政务服务事项压减市场主体需要提交的申请材料1267份;

在“减时限”上,市本级政务服务事项办理时限由法定时限的44957个工作日,压减至承诺时限的3059个工作日,压减比例达93.2%;

在“减跑动次数”上,市本级政务服务事项跑动次数由1998次减少到1220次,努力提升企业和群众的“幸福感”。

二是“一网通办”“一窗通办”“一事联办”“跨省通办”

在推进“一网通办”方面,全市“一张网”注册用户140.93万人,可网办率达99.1%;

在推进“一窗通办”方面,市县两级同步建设“综合受理窗口”,实现“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

在推进“一事联办”方面,我市已上线“一事联办”主题事项18个,已办理1.04万件;

在推进“跨省通办”方面,市本级及11个县(市、区)分别与深圳、温州、南阳等城市签订了合作协议,61个高频事项实现“跨省通办”。“襄十随神”城市群71个政务服务事项实现“区域通办”,利用“互联网+政务服务”提升通办效率。

三是“网络通”“系统通”“数据通”“自助通”

在推进“网络通”方面,全市各级乡村便民服务大厅90%接通电子政务外网专线;

在推进“系统通”方面,完成市县两级相关部门自建业务系统与省政务服务平台的对接;

在推进“数据通”方面,通过共享交换平台登记发布政务信息资源目录2505条共3.87万个数据项,掌握的可共享交换政务信息达9.01亿条;

在推进“自助通”方面,在市民服务中心设立24小时自助服务区,全天候提供500余项自助办理服务。在全市建设银行、农业银行等156个网点设置474台智慧柜员机,方便群众就近办。

四是全面推进工程项目建设审批制度改革

建成襄阳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工程建设项目从图纸审查到开工建设最长8个工作日内办结,项目验收10个工作日办结,水电气接入外线工程最快1.5个工作日办结。率先在全省完成两个批次近7万亩区域的9个专题区域评价编制审批和成果入库,为企业减少支出4800万元,实现拿地即开工。截至目前,全市共有64个、总投资331.63亿元的项目享受改革成果。

五是加快推行不动产登记改革

我市率先建成不动产登记网办大厅,全省领先,登记时间压缩到10分钟内。目前,市区不动产登记网办14.31万件,网办率达80%以上。今年4月,上线“二手房与水电气一体化过户”功能,共办理1178户。

六是切实提升政府投资项目审批效率

疫情期间,市发改委开辟抗疫项目审批绿色通道,落实容缺审批“马上办”,出台不见面审批实施办法。在政府投资审批方面,大力推行“二合一”“三合一”改革,由市发改委履行审批制的97个2020年中心城区城建项目,全部取消项目建议书审批环节。其中29个投资额5000万元以下内容单一、技术方案简单的项目简化为“三合一”审批,直接批复初步设计,平均为项目节省审批时间15天以上。

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市发改委六措并举打造优化营商环境的“助推器”,不断为我市营造一流“政务环境、市场环境、法治环境、开放环境”等推出惠企便民改革举措,切实提升服务水平。

编辑:刘澄芮

审核:杜红丽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