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主题:什么是房颤
节目嘉宾:襄阳市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 周汉云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作为临床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被称为“21世纪的心血管流行病”,全球发病率不断攀升。房颤是基于心电图进行定义并诊断的一种疾病。正常情况下,心房的电活动受心脏的司令部——窦房结支配,有序的电活动激发了心房正常的收缩与舒 张。当心房的电活动不受窦房结支配,被自身杂乱无章的快速电活动所取代时,即发生房颤,此时心房的机械活动也随之变快、变乱。房颤发生时,心电图上可记录到房颤的特征性电活动,心脏科医生据此诊断房颤。
房颤患者可有以下症状:1.心悸、心慌、胸闷、气喘;2.活动耐力减退,容易疲劳;3.头晕、晕厥;4.脑卒中的表现,如口角歪斜、言语不清、视物模糊、一侧肢体无力或感觉异常等心力衰竭表现,如呼吸困难、双下肢水肿等;5.部分患者可能没有任何不适,但持续存 在脑卒中的风险,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及时就诊。
房颤有何危害?心脏的泵功能主要依靠心室的规律舒张与收缩,心房所起的作用有限,因此心房颤动本身并不会严重损害心脏的功能。但房颤仍然可能带来不适症状与严重危害。
1. 增加卒中风险。房颤使卒中风险增加5倍,这种风险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而且与房颤有关的卒中往往是致命的,那些幸存下来的患者常常伴有残疾,且与其他原因导致的卒中相比更易复发,房颤相关的卒中死亡风险增加1倍,医疗费用增加1.5倍。
2. 增加心衰发病率。心衰与房颤有共同的危险因素及复杂的内在关系,这两种疾病过程常同时存在,相互促进,互为因果。房颤是心衰强烈的独立危险因素。有报道显示,15.6%~24.0%的初诊房颤患者随后会被诊断为心衰,房颤可使罹患心衰的风险增加3倍。
3. 增加死亡率。Framingham研究显示,房颤患者病死率约为健康人群的2倍,目前抗凝治疗被证实可降低房颤相关的死亡率。
4. 增加痴呆风险。房颤患者的痴呆风险较无房颤人群增加2倍,包括血管性痴呆。小型的观察性研究表示,无症状性栓塞事件可能与认知功能受损相关
5. 降低生活质量。与健康人群相比,房颤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受损并下降,而生活质量已成为房颤临床试验及医疗实践过程中的一项重要评价指标。房颤对生活质量的影响量表中,"治疗担心维度"包括患者担心房颤有可能随时发生、担心房颤对健康造成长远的不良影响,以及担心治疗中 抗凝药的不良反应等6项。这些与患者的心理健康联系密切。
其他影响房颤患者生活质量的因素还包括性别、症状负荷、近一年因房颤发作而急诊的次数、医保类型及是否正接受华法林治疗等。因此,在对房颤患者的治疗管理中,需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为目标综合制定治疗方案,重视疾病及其治疗对患者心理健康方面所造成的影响。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