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主题:胃食管反流究竟是一种什么病症
节目嘉宾: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普外科副主任医师 汤建军
胃食管反流病是指胃内容物反流至食管、口腔(包括咽喉)和/或肺导致的一系列症状、终末器官效应和(或)并发症的一种疾病。这是一个医学专业定义,有点拗口,通俗的说,就是胃酸反流到食管、咽喉、口腔、鼻腔、肺这些部位,引起的一系列症状。
常见症状:嗳气、反酸、烧心、呕吐等,在进食(暴饮暴食)、喝酒、平躺后容易出现;不典型症状:胸痛、咳嗽、哮喘、咽炎、鼻炎、声音嘶哑等。我国著名的血管外科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汪忠镐院士,2003年非典期间,因为反复的咳嗽、憋气、哮喘、呼吸困难, 先后6次被误诊为鼻炎、哮喘病,期间甚至被医院下了病危通知书,直到2007年才有国外的专家提醒,检查诊断为胃食管反流病,接受手术治疗后彻底治愈。因为对这个疾病有切身痛苦的经历和误诊,汪院士后来一直致力于胃食管反流病治疗的推广。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陈彦东医生2017年9月17日在家猝死,后来推测死因可能是胃食管反流病导致的窒息死亡,他生前诊断胃食管反流病已经半年,没有积极治疗,死前嘴角有食物喷射留下的痕迹,当这些不典型的症状久治不愈,症状发作跟我们的饮食或者体位改变有关系时 ,要考虑到可能是胃食管反流病导致的。
老年人(贲门松弛)、肥胖人群(腹压增加),目前在北方发病率在10-30%,西北地区最高,南方发病率5%-10%左右,襄阳地区的发病率10%左右,这个是做过统计的,我们把医院每天做的胃镜检查结果都进行筛查,百分之三十的检查结果都有胃食管反流病 ,现在随着进入老年化社会,肥胖病人越来越多,这个疾病的发病率也在逐年上升。
目前有一半的病人没有来医院检查治疗,症状不重或者认为是轻度的胃病,不治疗或者自己买药胡乱对付,有百分之三十的病人来医院确诊了疾病,通过改变生活方式,药物治疗,明显缓解了症状,还有百分之十的病人确诊了疾病,但药物治疗效果不好,对手术治疗不了解,一直在默默忍受着,还有百分之十的病人在呼吸内科、耳鼻喉科、心血管内科等科室当成其它疾病治疗。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