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老河口汉江大道上一小区居民反映,家属院公示了要进行“老旧小区改造”,但铺好路之后,其他工程没做完就收场了。记者实地调查后发现,其中另有隐情。
老河口市供销社建材公司家属院位于汉江大道99号,房屋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建成的红砖瓦房。这里住着十来户原供销社的老职工,房子是当年的单位福利分房,没有产权,但他们一直居住至今。长期以来家属院无人管理,居住环境恶劣。
居民们告诉记者,原先家门前是杂草丛生的垃圾场,改造过后,垃圾被清理一空,道路被平整硬化,修建了停车场,下水道也被疏通,整个小区焕然一新。就在居民们盼望着这次改造能将水改、电改,以及路灯问题一并解决时,今年年初,改造却戛然而止。居民们也向社区反映过,社区也没有给回复。
确定公示过的改造项目,怎能说不干就不干了呢?对于供销社建材公司家属院居民的疑问,老河口市酂阳街道办事处城建服务中心主任刘俊给出了答案,并不是改造工程没完工,其实是居民们误会了。 原来,建材公司家属院所在地,原先属于老河口市供销社,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左右就破产了,这些土地也被卖给了私人,这里的产权已不属于国有,不符合“老旧小区改造”的范畴。
老河口市酂阳街道办事处城建服务中心主任刘俊介绍,去年疫情期间,办事处和居委会已经发现了这个家属院的环境脏乱问题,社区主动作为,对垃圾场等环境死角进行了一次整治。之后,社区向老河口住建部门申请,对这里的场院进行平整硬化。但只是单纯的场院平整,并不涉及改造,而居民们以为的“老旧小区改造”,其实是紧临的“汉江大道97号院”小区的项目。
采访中,记者也发现,建材公司家属院内房屋陈旧、设置老化杂乱,且无人管理,确实存在不小的安全隐患。但由于产权属于私人,更涉及到企业改制遗留问题,以及居民安置等,要解决家属院的问题,存在一定的难度。面对居民的诉求,老河口酂阳街道党工委副书记秦瑞芳表示,将积极与职能部门协调,为居民们尽可能多争取解决一些民生难题。
内容来源:襄阳综合广播
记者:姚霖婕
编辑:王晓|审核:蔡彦燕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