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日党风政风热线上线单位:襄阳市司法局

本期主题:坚持发展“枫桥经验” 推进新时代人民调解工作

上线单位:襄阳市司法局

上线嘉宾:襄阳市司法局副局长 董家顺

在线解答

6月3号上午,走进本台《党风政风热线》的嘉宾来自市司法局,节目以“坚持发展枫桥经验 推进新时代人民调解工作”为主题,并就市民提出的青少年普法基地进行了介绍。

节目中,有市民咨询,暑期即将到来,我市的司法部门有没有关于青少年的普法教育基地,供青少年学习参观?对此,市司法局副局长董家顺介绍说:“我们襄阳市市委市政府投资了几百万,建了一个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在市强戒所。利用他们原有的房子进行改造,前年建好了以后,去年又涉及到疫情,所以没开放。现在基本上建好了,今年的暑期准备对外开放。

那么,有需求的团体和学校也可以与司法局普法科进行联系,司法部门会专门安排人员接待讲解。除此之外,各县市区也都建立了青少年的普法教育基地,市司法局副局长董家顺说:“我们市区的法制教育基地里面图文并茂,声光电都有。各县市区也都相应建立了法制教育基地,比如说,老河口建立的是比较大的,谷城建立的规模和档次都很好。

节目的主题“坚持发展枫桥经验 推进新时代人民调解工作”,什么是“枫桥经验”呢?他是以浙江省诸暨市枫桥镇命名的一个基层治理工作经验,其基本内容是26个字,即“发动和依靠群众,坚持矛盾不上交,就地解决。实现捕人少,治安好”。“枫桥经验”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初, 1963年毛泽东同志亲笔批示在全国推广,由此成为全国政法战线一个脍炙人口的典型。之后,随着基层社会治理机制的不断发展,“枫桥经验”也得到不断发展并赋予新的价值,逐步形成了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新时期枫桥经验”,这又有什么新的内涵呢?市司法局副局长董家顺介绍说:“内涵发展为更加具体、凝练的24个字,即‘党政动手,依靠群众,预防纠纷,化解矛盾,维护稳定,促进发展’,成为新时期专门工作与群众路线相结合的典范。大家常说的‘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就地化解’,就是对‘枫桥经验的形象概括。

“枫桥经验”的核心内容是“发动和依靠群众”,主要价值是从源头上预防和化解矛盾纠纷,司法部门的人民调解工作也采取多种措施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人民调解工作。在强化“建设亮点”方面,重点是推进“三化”。我市在坚持发展“枫桥经验”推进新时代人民调解工作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下一步,市司法部门将以更高的标准、更大的决心、更实的措施,坚持不懈地进一步抓好这项工作。加强现代科技和信息技术的学习,探索应用微信调解、网上调解和视频调解等新的调解方式,提高人民调解工作质效。发挥好优秀人民讲解员的传帮带作用,提高调解员的法律政策运用、风险防控、群众工作、科技应用能力。

内容来源:襄阳综合广播

记者:汪岩岩

编辑:王晓|审核:蔡彦燕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