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么重要的事情,省委书记蒋超良在每个代表团都提?

1月15日到19日,连续5天,省委书记蒋超良参加了省十二届人大五次会议全部共15个代表团的审议。审议中,蒋超良认真听取各代表团代表的发言,为各地取得的成绩点赞,并重点为大家指出实干2017的方向。

2017怎么发展?先看关键词

去各市、州、直管市和林区代表团参与讨论时,蒋超良连续提到多个发展关键词,先跟着记者一起来看!(个头越大的关键词被提到的次数越多哦~)

经过梳理,记者发现,这些关键词原来都与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视察湖北时提出的“四个着力”重要指示精神密切相关。17个市、州、直管市和林区都要牢记哦! 

 

1月15日

走好新的长征路,打赢脱贫攻坚战。

黄冈是革命老区,红色文化、革命文化基因丰富、积淀深厚,走好新的长征路,就是要弘扬革命文化,坚定信仰信念,强化政治担当,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推进农业现代化。

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视察湖北时“四个着力”的重要指示精神,着力在推进农业现代化上不断取得新成效。要加快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决守住粮食安全、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三条底线。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不断增强农业抵御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能力。

 

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重要讲话精神,着力在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上下功夫。

要深化“放管服”改革!

1、完善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切实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负担重、成本高等问题;

2、完善综合执法制度,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

3、深化国资国企改革,促进各种所有制资本共同发展;

4、坦荡真诚地同民营企业家交朋友,建立新型的“亲”“清”政商关系,切实把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增强民营企业获得感。 

1月16日

 

蒋超良说,复兴大武汉、强化“主中心”,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是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是湖北“建成支点、走在前列”的重要战略支撑,省委、省政府坚定不移地支持武汉加快发展。

希望武汉再接再厉、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在“建成支点、走在前列”中更好发挥战略支撑和龙头带动作用,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支持进一步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坚持规划先行,着眼于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国际化大都市,做好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建设服务于对外开放、中部崛起的公开透明高效的政府服务体系,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促进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完善适应特大城市承载标准的绿地水面、医疗卫生、教育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设施。

支持武汉做强产业支撑和实体经济。

增强危机意识和紧迫感,振兴武汉制造;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促进新工业项目落地;加快技术改造升级,落实产权保护制度,培育和弘扬企业家精神。

支持推进创新发展。

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推进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发挥创新集聚效应,培育发展新动能。

支持建设对外开放新高地。

抓紧抓实自贸区平台建设,加强制度创新,推进贸易和投资便利化,积极融入“一带一路”战略,推动企业、产能、资本、技术走出去。

 

继续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荆门是农业大市,农业现代化仍是“四化同步”的短板,要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进一步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完善生产布局,发展特色农业,不断增加农民收入。

积极谋划,提升区位优势。

要积极谋划、大力推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现代物流建设,提升区位优势,在多极发展格局中展现新作为。 

1月17日

省委、省政府坚定不移地支持襄阳加快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更好发挥辐射带动作用。

要在转型升级上带好头。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手抓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一手抓新经济发展,特别要注重汽车等支柱产业的转型升级;加快科技创新,推进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做好“无中生有”和“有中生新”文章;推动互联网与传统产业加速融合发展,落实产权保护制度,实现发展动力向创新驱动转变。

要在对外开放上有新作为。

紧紧抓住湖北自贸区建设机遇,加强制度创新,大力推进贸易、投资便利化,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努力建成湖北西北门户和对外开放桥头堡。

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

要坚决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扎实做好安全生产、食品安全、节假日市场供应、社会稳定等工作,切实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 

进一步抓好老工业基地转型升级。

要进一步抓好老工业基地转型升级,牢牢抓住科技创新“牛鼻子”,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抓好旅游等新产业培育,大力发展市场主体,着力构建新型“亲”“清”的政商关系,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做好困难职工社会政策托底工作。

要站稳人民立场,践行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产业转型升级、制造业去产能和“僵尸企业”出清过程中,做好困难职工社会政策托底工作,努力解决好民生问题。 

该关的要坚决关掉,该修复的要大力修复!

咸宁作为生态大市,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不动摇,将绿色作为咸宁的底色和本色传承下去,一张蓝图绘到底,一届接着一届干,在继承中坚持,在坚持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

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的位置,“加减乘除”一起做,该关的要坚决关掉,该修复的要大力修复,发挥好政府主导作用,用好市场化手段,形成乘数效应。 

1月18日

省委、省政府坚定不移地支持宜昌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更好发挥辐射带动作用。

要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步伐,努力推动产业迈向中高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推动沿江化工产业合理布局和有序转移;加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力度,落实“五大任务”,特别是通过市场和法治手段淘汰落后产能;推进“放管服”改革,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增强企业获得感;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牢牢守住“三条底线”,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强化农业基础支撑和科技创新引领,扩大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要抓住湖北自贸区建设机遇,主动对接“一带一路”,打造对外开放高地。要坚持人民立场,妥善做好受灾群众和贫困群众生产生活保障工作,加大对困难弱势群体帮扶力度,抓好安全生产、交通安全、食品安全等工作。 

省委、省政府坚定支持十堰建设全省新的增长极

脱贫攻坚。

要将脱贫攻坚作为政治任务来抓,根据扶贫对象情况,精准施策;强化产业扶贫、就业扶贫措施,确保长久脱贫。

生态保护。

要着力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确保“一库清水永续北送”。

办好国际论坛。

要办好第四届国际道教论坛,把握宗教政策,突出绿色优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把论坛办成政策、绿色、文化、安全的论坛。 

省委、省政府坚决支持鄂州加快城乡一体化、“四化同步”示范区建设

要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进一步优化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

加快武鄂协调发展

主动对接武汉发展战略规划,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同城化,延伸武汉普惠性支持政策。

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建设。

将推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落实到具体人和项目上。

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推进长江沿线非法码头治理和梁子湖生态修复,“加减乘除”一起做,真管真严、敢管敢严,全力打赢生态治理攻坚战。

1月19日

省委、省政府坚定支持荆州建设成为全省多极发展的排头兵

要坚持改革创新。

把改革作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抓手,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升级。

加快县域经济发展。

完善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提升县域经济综合实力。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

在保护粮食产能基础上,调整农业生产布局,改进农业生产方式,推进适度规模经营,加强农业科技应用和基础设施建设;

加大力度生态保护。

把修复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抓好长江和重要湖泊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 

打赢脱贫攻坚战。

坚决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 

省委、省政府坚定支持孝感建设成为全省多极发展格局中的重要增长极 

要加大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力度。

促进县域经济、实体经济发展;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调动企业创新积极性;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切实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 

 抓好对内对外开放。

将湖北自贸区贸易投资便利化政策延伸至孝感,服务复兴大武汉战略,深化同武汉在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对接与协同发展,积极融入“一带一路”战略,支持企业、产能、技术走出去,全面提升开放水平。

大力推动军民深度融合发展。

把支持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当作重大政治任务,落实好地方支持之责。

省委、省政府坚决支持恩施打造全省特色经济增长极

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以技术、安全、环保、市场等标尺,坚决淘汰小煤矿等落后产能。

培育壮大特色产业 ,打造特色经济增长带。

打好民族牌、绿色牌、富硒牌,加快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培育优质特色农产品品牌,打造特色经济增长带。

加快脱贫攻坚步伐。

切实解决好基础设施、饮水安全等民生问题,做好困难群众生活保障。

加强民族团结。

要维护好、巩固好、发展好山清水秀的自然生态和山清水秀的政治生态,加强民族团结,谱写民族团结进步新篇章。

省委、省政府坚决支持随州创建经济转型升级和创新驱动示范城市

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要大力培育和支持市场主体加快成长,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降低制度交易成本和企业经营成本。

加强文物保护。

推动文化产业和旅游业发展。

扩大对外开放。

主动对接”一带一路“战略,加快企业引进来、走出去步伐。

深化“放管服”改革。

探索新实践,创造新经验。

进一步完善特色经济扶持政策。

进一步完善特色经济扶持政策,推进特色农业上档次上水平,加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和品牌建设,充分享用全产业价值链红利。

办好炎帝故里寻根节。

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现代城市形象。

来源:湖北新闻

编辑:小妍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