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主题:揭秘急诊科,聊聊急诊那些事儿
节目嘉宾: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医师 赵艳、雷艳青
几年前,一部《急诊科医生》电视剧的开播,让人们对急诊科有了感官的认知,其中分诊、抢救、除颤、心肺复苏……急诊不断,险情频发,整个剧情一路高能,看完就一个感觉:紧张!虽说众多老戏骨将急诊科的日常完全诠释,但是究竟真正的急诊科是什么样的呢?
作为急诊科医生,真实情况是:每天除了紧急抢救一些危重患者,这个比例大约在10%左右,更多的是一些感冒发烧、吃坏东西拉肚子、不重的外伤需要清创缝合,甚至还有一些焦虑晚上睡不着觉,或者白天上班没时间看门诊晚上来看急诊的患者。来急诊就诊的病人中有一部分病情不那么急,但是患者只要来了急诊科,他们都觉得自己很急。为了避免不急的的患者耽误危重症患者治疗,急诊科一般都会对就诊患者进行病情分级,分为1-4级,其中1-3级才是需要优先处理的患者。所以希望来急诊的患者们参照分级耐心等待。
急诊患者五花八门,有的需要心肺复苏,有的需要清创缝合,有的需要立即住院手术等,家属急切、慌张地把医生当做救命稻草,对于医生描述的病情、如何治疗,很多家属选择性接收信息,更愿意相信那1%的治愈率。很多时候,急诊科也是一个残酷的地方,医生恪尽职守,尽力挽救病人的生命。一次患者突发心梗,到达急诊科后突发心跳骤停,医护人员连续的心肺复苏,除颤,让患者恢复心跳,入院后手术顺利,这是一个美好的结局,但有时结果也并不都是想象中的那样美好。在急诊科工作这么多年,身边有不少同事都有被打骂或被投诉的经历,有时病人危重,家属心里就会着急,态度语气都不是很好,甚至会发生肢体冲突,失去亲人的痛苦我们都能理解,但是我们真的尽力了,却仍然被误解。每天遇到的患者形形色色,渐渐地心理素质也就变得越来越强大了。因为我们时常告诉自己:那些患者带着强烈的求生欲来找我们,他们就是我们一天的几十分之一,而对于他们来说,我们是他们的全部;我们是和死神斗争的神,即便是做不了神,我们也要做一个伟大的人;急诊是什么,就是人命关天的医者仁心。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