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区以高效办事优化营商环境

1月中旬的一天,市民张先生到高新区税务局办事,不想在倒车时撞到了该局停车场的停车杆。税务局相关负责人了解情况后,不但不怪张先生,反而组织人员整改。目前,停车场专职引导员已经上岗,警示标志也配置到位。

“群众来办事被停车杆‘打’了一下,事情看似不大,但能看出服务到位不到位的问题。能不能把这一类‘细枝末节’问题及时解决好,体现高新区‘店小二’的态度及营商环境的成色。”高新区有关负责人表示,在很大程度上,决定营商环境优劣,在于细节的处理能否到位,也在于解决问题是否迅速。围绕“细节”“速度”两个关键词,高新区对相应机制进行创新。

2020年5月全省召开推动营商环境建设大会以来,高新区坚持以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需求为导向,以高效办成一件事情为切入口,大力化解损害营商环境中的各类堵点、痛点、难点,获得了群众和市场主体的广泛好评。

建立营商环境投诉问题快速处置机制。整合“襄阳高新营商环境监督台”微信公众号、12345政务服务热线、政务服务中心现场投诉受理等问题收集渠道,做到第一时间收集问题,第一时间组织解决,第一时间回应企业和群众的关切。

建立营商环境牵头单位每月汇报机制。每月由区营商办会同党工委管委会办公室督查室组织召开一次牵头单位联席会议,研究解决工作推进中发现的问题,落实上级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部署。

建立营商环境考核失分通报问责机制。梳理省政府每季度专项督查、市政府每季度专项督查、市行政审批局每月“一张网”考核等情况,对失分和存在问题的牵头单位进行通报,督促责任单位深入剖析原因,寻找对策,及时整改。

建立重要工业项目落地季度拉练机制。每季度初,制定2-3个急待开工建设的重要工业项目的推进路线图,到当季度末,再组织现场验收。对非客观不必要原因导致未落实的,全区通报。

建立党工委关注项目推进联合办公机制。聚焦高效办成一件事,成立党工委关注项目工作联合办公室,实行项目建设联审联批联验制度。实施可行性研究报告或项目申请报告等报告“多书合一”,变“接力跑”为“齐步跑”;规划设计条件审查、人防工程设计审查等“联合图审”,变“单一审”为“联合审”;环评、能评、安评、文评等项目的区域评估共享,变“独立评”为“集中评”;水电气接入外线工程并联审批。

原文:高新区以高效办事优化营商环境

编辑:刘澄芮

审核:彭梦迪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