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以来,保康县坚持把“放管服”改革作为优化保康营商环境的突破口,快马加鞭推动项目建设,切实提升政务服务效能,群众获得感、满意度持续攀升。
柳其进是寺坪镇庹家坪村二组村民,长期在外打工,今年他决定回乡创业。近日,在申办营业执照时,县行政审批局全程网办的高效率让他赞不绝口:“我早上提交了资料,过了1个小时就办好了!”
柳其进说,5年前他也申办过营业执照,流程复杂,需要提供纸质资料,还要跑到各个地方去签字。而现在,基本上不用跑路了,在大厅一个窗口一次性就办好了,非常方便。
柳其进的办证体验只是县行政审批局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切实提高政务服务效能的一个缩影。
资料图
保康县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期间,人大代表提出的《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 切实提高政务服务效能》建议,被大会确定为“一号议案”。“我们紧紧围绕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市工作要求,坚持把深化‘放管服’改革作为优化保康营商环境的突破口,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最大限度地减环节、优流程、压时限、提效率,打通服务市场主体过程中的难点、堵点、痛点,不断增强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满意度。”保康县主要负责人说。
县政府高度重视议案办理工作,成立了由县委副书记、县长冯云波任组长的议案办理工作领导小组,明确由县行政审批局牵头办理,财政、住建、环保、商务、交通、人社、市场监管等部门和各乡镇密切配合,以提升服务质量、优化审批流程、完善硬件设施、畅通信息共享为重点,合力攻坚,确保议案办理快速推进。在县人大常委会的监督指导和各部门大力支持下,县行政审批局作为牵头单位,把办好人大议案与中心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推进,议案办理取得明显实效。
在县市民之家建设现场,热火朝天的施工场景令人振奋。截至2020年12月中旬,占地15亩、总建筑面积24875平方米的市民之家主体工程地上三层已拔地而起,预计今年3月主体竣工,9月投入使用。
县委副书记、县长冯云波表示,一流的营商环境首先要有一流的政务环境。县政府坚持高点定位、长远谋划,着力强基础、补短板,提能力、树品牌,不断完善政务服务体系,全面打破信息壁垒,基本实现了“一网通办”“一窗通办”。为顺利推进“只进一扇门”改革,2020年,保康投入资金1.2亿元,启动了市民之家建设。项目建成后,所有审批服务事项将全部进驻,广大群众和市场主体办事更加方便。
为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自2020年3月31日以来,县行政审批局先后11次召开党组扩大会议,充实基建力量,倒排建设工期,一线挂图作战,对影响项目建设的瓶颈问题逐个突破。市民之家建成后,全县45个县直部门、200多个服务窗口、30多家市场主体、300余名工作人员将为群众和市场主体提供行政审批、政务服务、市政公用、数据运维、政务公开、人才孵化、招标采购、中介咨询、投诉建议等全方位公共服务,全面实现“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的改革目标要求,全县营商环境将真正实现历史性跨越。“县政府紧紧围绕‘优化服务、方便群众、提高效率’的目标,建立审批清单台账,大力整合行政资源,推进审批流程再造,最大限度实现服务便民化。突出服务职能,坚持审批事项应进必进,压减审批环节,精简审批事项,缩短办结时限,实行‘一枚印章管审批’,为市场主体提供优质高效服务,全心全意当好市场主体有呼必应、无事不扰的‘店小二’。”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王杰说。
审批环节由繁到简、审批过程由暗到明、审批速度由慢到快……审批更快、服务更优的标准化行政审批服务“保康样板”已现雏形。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政务服务改革“两项改革”为统揽,以推进政务服务集中办、一窗办、联合办、规范办、网上办、一次办、邮政办、同城办为重点,坚持简环节、优流程、提效能、强服务,让群众少跑腿、好办事、不添堵,不断提升群众满意度和获得感。
目前,县行政审批局保留的审批事项由2017年划转时的101个大项减少至84个大项,减少表格12项,取消证明24项。精简保留215项行政审批事项中的40项承诺件,承诺办理时限平均压缩50%。群众办事由原来的5个环节缩减到3个环节,一般登记办理时限压缩至5个工作日。抵押登记办理时限压缩到3个工作日。小微企业的登记办结时限压缩至2个工作日,个体营业执照办理实现“秒办”,行政审批质效大幅提升。
编辑:刘澄芮
审核:彭梦迪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