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们,是产妇身边最贴心的知心人,被誉为产妇“守护神”。但是,她们不是医生,也不等同于护士。
她们,是世界上第一个拥抱你的人,还被称作“生命天使”。但是,关于她们的故事,大家知之甚少。
她们,叫做“助产士”。今年,被世卫组织定为“国际护士和助产士年”。
那么,你真的了解助产士吗?让我们走近襄阳市中心医院助产士团队,探寻她们的故事。
她们,提供最贴心的守护
5月1日上午9时,记者如约来到了采访点。此时,产房护士长沈志娟发来了短信:我在手术室,估计1个小时到病房。
1个半小时后,沈志娟小跑来到了采访点。她擦了擦头上的汗说:“抱歉!生小孩的事情说来就来。”
沈志娟,44岁,从事助产士已有23个年头。23年来,她陪伴了数千名产妇度过焦急的待产过程,用暖心、爱心守护着母婴平安。
正当采访时,沈志娟的电话铃声响起。电话那头,是产妇刘女士的丈夫。他对沈志娟说:“生小孩太不容易了,太谢谢您一直陪在我爱人的身边!”
原来,前一天上午,刘女士来到了产房。当时,沈志娟陪伴她做了常规的检查,宫口0.5cm,宫缩也不密,胎心很好。
下午,刘女士宫缩开始变密,沈志娟帮她按摩腰背部,还搀扶她在室内走动。2个小时后,刘女士进了产房。
期间,刘女士疼痛难忍,希望做剖腹产。沈志娟则在一旁暖心安慰:“不要放弃,我们再坚持一会儿,宝宝马上就要和你见面啦!”
晚上8时,随着一名健康男婴的降世,沈志娟一天的工作才结束。此时,她已经工作了10多个小时。
沈志娟告诉记者,从产妇入院直至分娩、出院,助产士都要陪伴左右,她们负责着妈妈和孩子的安全管理,大家工作最久时甚至达到17个小时。
“作为一名助产士,很有成就感,特别是看到新生命的诞生,再累也值得!”沈志娟说。
她们,是特殊的护士群体
那么,助产士与护士、产科医生有何不同?产科护士长刘志勤介绍,助产士是特殊的护士群体,作用不亚于产科医生。
事实上,成为一名助产士着实不容易:成为助产士的前提是具备“两证”,即护士资格证和助产证。并且,只有在病房工作3年,才有资格考证,直至成为一名助产士。
截至目前,襄阳市中心医院共有42名助产士。她们中,既有70后,也有80后、90后。
“大部分助产士已经成了妈妈,她们更懂产妇的心。”刘志勤介绍,为了让年轻护士更好更快成长,科室每年选派一名助产士参加国家级和省级助产产科护士培训,学习规范的助产技术和先进的助产理念。
2018年11月,襄阳市中心医院入选为“第一批国家分娩镇痛试点医院”,降低产妇因不能耐受分娩疼痛而行剖宫产分娩的比例。
“产程中,助产士陪伴、辅助、鼓励、支持是促进产妇自然分娩的动力。”刘志勤介绍,无痛分娩不仅需要高超、精准的麻醉技术,更需要助产士的监护和协助。无痛分娩技术,不仅仅是在技术层面上对产妇的医疗关爱,更是从人性尊严上对产妇的人文关爱,让“母难日”变成“快乐日”。
她们,是救治危重症产妇的主力军
2016年,襄阳市中心医院率先打造襄阳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而助产士就是该中心团队中的“主力军”。
2019年12月13日中午11:20,产科接到了宜城一家医院的电话求助,一名产妇在手术中发现其胎盘植入,且有大出血的可能,需要紧急转入襄阳市中心医院。
当时,沈志娟立即通过与家属的电话沟通,了解了产妇的身体状况及转诊行程,提前开通绿色通道,为产妇办好了入院手续。
11:45,当救护车到达中心医院,产科住院总已在外科楼一楼等候,将产妇直接送入手术室。其间,沈志娟不停地鼓励产妇,缓解其恐惧情绪。
12:00,全麻成功后,手术开始。12:03,一体重3140g健康宝宝顺利取出。清理呼吸道、保暖,伴随着一阵响亮的啼哭声,整个急救团队悬着的心终于落下。
事实上,这样的“生死救助”在产科并不少见。为此,助产士团队专门抽调高年资护士,成立了“快速反应团队”。
“助产士是危重症产妇的第一接诊人,必须要有经验,有速度!”沈志娟说。
她们,带动襄阳助产团队建设
为了方便孕产妇及时咨询,襄阳市中心医院产科开设“产前评估门诊”,由资深助产士进行产前评估。
孕妈妈QQ群、产前微信群、产后微信群……在群里,2000余名孕产妇可随时向助产士咨询各种问题。
除此之外,襄阳市中心医院作为全省地市州唯一全国优秀爱婴医院、襄阳唯一一家省级助产专科护士培训基地,该院助产士团队还承担着襄阳地区助产专科建设、助产专科护士培训等任务。
2018年,为提高襄阳基层医院新生儿急救技术,由专科护士组成的助产团队分别来到宜城、老河口、枣阳、襄州地区,开展新生儿窒息复苏技术培训,提高了基层医务人员对新生儿窒息的处置能力,进一步规范了新生儿窒息复苏操作。
2019年,襄阳市中心医院牵头成立了襄阳“助产联盟”,每年为襄阳市各县市区医院的产科护士提供助产专业进修岗位。
她们的心声
王民:工作8年 我很幸福
冬去春来,我已经在产房工作了8年。上学时,我学的是助产妇幼专业,憧憬的就是每天迎接新生命,为家庭带去新的希望。这几年里,每天做着我最初的梦。
在产房里,因为夜班人少,而晚上临产的产妇,相对白天却要多。一天晚上零点,一阵急促的门铃声打破了夜晚的宁静,我赶紧去开门。
因为是新冠疫情期间,大家都是穿着厚厚的防护服进行工作,稍微活动都会出很多汗。打开门,我看见一个年轻的产妇已经疼得直不起腰来,她的丈夫满头大汗。我赶忙给孕妇换上拖鞋,将她扶到产房。当时,行内诊检查,其宫口开大4公分。
“护士,我好疼”“哪里不舒服,我来帮你按摩”……我极力安抚孕妇情绪,教她调整缓解疼痛的方法,告诉她别怕并鼓励她坚持住。
她快生了,经检查,宫口确实已经开全。0点45分,她顺利分娩了一个男宝。
“谢谢你!虽然我看不到你长相,但你必定很美丽!”我的心,瞬间软的一塌糊涂,汗水在防护服里打转流淌,潮湿逼人,心里却又暖又明媚。
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我作为一名助产士,感觉很幸福。
杜鹃:勿以善小而不为
一转眼在产科工作已经14年了,每天上班下班,和大多数人一样,过着平凡普通的生活。在产房里,每天上演着不同的故事,有温馨的,有痛苦的,也有惊心动魄的。
最让我难忘的是一个有些小温暖的事情。记得一天下班,刷着手机上了电梯。一个老奶奶也上了电梯,她朝我看了几眼,感觉有目光落在我的身上,我礼貌的向她微笑了一下。这应该是一位产妇的家属。“姑娘,我认识你,我女儿前两天就是你帮忙接生的,你真是一个好姑娘,我女儿说你对她真好,你是一个善良的人。”“阿姨,谢谢!您女儿是?”“她是××,前天生的。”听见这个名字,我想起来,那天,天气有些冷。
那位孕妈妈在产房里待产,我问她冷不冷,她有些不好意思说,只是说了句“还好!”我知道在产房里,有很多孕妈妈面对陌生的环境和陌生的人,她们有些拘谨,不太会说出自己的感受。疫情期间,产房里不能使用中央空调,于是我拿来一个取暖器,放在她的旁边。陪着她,跟她聊聊天,也讲了一些生产的时候的注意事项,教她呼吸的方法。慢慢的,我们之间的话题也多起来,她很顺利的生产了。把她送出产房,继续下面的工作。工作中,这些我们应该做的事情,却得到了产妇和家属最真挚的感谢。
那件事也让我明白,其实一个善意的,一很小的举动,可以温暖她们整个生产过程。也深刻体会了那句话:勿以善小而不为!
刘丽:这首歌让我对助产士有了新的认识
最近听了一首歌,名为光点,有几句歌词,让我对助产士这个岗位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我们为爱而生,我们生而为爱,我们为爱存在,我们向爱而行。产科每天都是一个迎接生命的地方,这里有新生的喜悦,有妈妈对新生儿的爱,也有医护人员对患者的爱,这里充满温暖……
昨天给27床孕妈妈接生,是个经产妇,聊起她的孩子,她提到老大已经17岁了,我们一听都觉得勇气可嘉,宫口快开全了,她说护士我生不下来了,我安慰她不要想那么多,好好配合我们,我们帮助她一起,把宝宝生出来。一边指导她用劲一边给她喂水,鼓励她,后来在我们帮助下,她顺利生下了宝宝,老大是个姑娘,这次生了个儿子,我们恭喜她儿女双全,她很开心,也很真诚的感谢我们。
在这个岗位上,每一个护士都是一个光点,汇集在一起,于是产科就是一束光,我相信我们每个人都向爱而行!
万婷婷:作为助产士,这是我该做的
产科是个无法预料到下一刻会有什么突发情况的科室。一天夜班,凌晨5点多,产房比较安静,突然接到急诊科电话,有一名二胎产妇,宫口开全了,马上送到产房。
挂掉电话后,我立马通知值班医生和病房护士,做好急诊患者的入院准备,另一方面,马上准备好产包、产床,做好接生的准备。
没一会儿,急诊科护士用平车送来了产妇,大家共同把产妇挪到产床上之后,有条不紊的进行着准备工作,如绿色通道办理入院,查宫口,吸氧,抽血,做胎心监护,备皮,建立静脉通道等等。
产妇刚来还是比较害怕的,我一边给她做检查,一边安抚到,别害怕,现在已经到产房了,等会配合我们用力,宝宝很快就会安全的出生。
二胎孕妈妈很快就平复了情绪,在我们的指导之下,不一会,一名女宝宝就出生了。事后询问下才知道,前两天产妇肚子就开始在疼了,只是疫情期间,感觉住院不方便,准备疼得厉害了再来医院,只是没想到发生了还没到产房宫口就开全了这么惊心动魄的事情,产妇对我们医护人员再三表示感谢,我对她说,保证产妇和新生儿的安全是我们医护人员应该做的。
刘诗卉:我的双手,托着两代生命的含义
作为一名助产士,我的工作是在产前给予孕妈妈温暖的陪伴以及专业的产程指导,用娴熟的技术协助他们顺利生产,产后行母乳喂养及健康宣教,还需完成新生儿沐浴、预防接种以及各种基础检查。
目睹生命的诞生,承接着呱呱落地的婴儿,聆听着世界上最美的哭声——新生儿清脆的啼哭,抱起新生的婴儿,交给掩饰不住的喜悦的母亲去亲吻……我知道,我们这双手托着两代生命的含义。每当迎接一个新生命的降生,给我带来的光荣感、使命感与责任感,是其他的职业所不能带来的。
2020年新年前夕,新冠疫情袭来,作为医务工作者,理应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我自愿报名,成为第一批志愿者,从1月23日开始在一线工作,直至3月28日返回妇产科。这段经历是难以忘怀的,我工作在发热8病区,一次,我送一名治愈的患者上转运车,患者递给我一封感谢信,信里描写了我们对她无微不至的关怀,以及她对我们满满的感谢。读完信的那一刻我也被感动了,我们所做的被人们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有时一份平凡的坚持,就能换来新生命的奇迹,这或许是扎根在每个助产士心中最深的信念。在今后工作中,我将用我所学更好地服务于患者,成为一名更加优秀的助产士。
杨正银:母婴平安就是我最大的快乐
助产士工作极富挑战性,容不得半点疏忽,抢救大出血产妇、新生儿窒息,都要求我们争分夺秒,有高度的责任心、过硬的技术和敏捷的头脑。
记得有一个夏天的晚上,我像往常一样值夜班,守着产程。有一位待产孕妇,我发现她宫缩的时候比较激动,情绪不稳定,于是我就一直在她身边安慰、鼓励陪伴她。安抚好病人,洗手的功夫,我才发现自己的手臂被她抠了三道深深的伤痕,血迹已经干了,我赶紧消毒处理,按要求注射了免疫球蛋白,因为这个病人有乙肝大三阳,即便这样我仍然不后悔安抚她,看着这一对母子平安,我比啥都高兴。
疫情一开始,我就报名参加一线,在发热病房,当时我遇到了一个停经13周左右的孕妇,每当我有空了就会过去问问她,对她进行孕期的宣教,比如:孕妇的饮食,产检注意事项,常规检查项目等。就这样我们一起度过了愉快的每一天,那时候每天上班问问她,聊聊天儿,摸摸她肚子成为了一种常态。临走时候的最后一个班,还特地陪她多聊了一会儿,她非常不舍。
助产工作是一个学无止境的工作,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不断给自己提出更高要求,更加关注人性化服务,用热心、爱心、耐心、关心和细心,让产妇和家属得到更优质的护理。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