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28日,襄阳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襄阳市粮食收购贷款信用保证基金管理办法》,并以市政府名义印发实施。这标志着襄阳市积极探索形成地方政府、政策性银行和企业互利共赢、风险共担的粮食收购贷款资金供应和风险防范新机制,在全省17个市、州中,首家落实并出台收购贷款信用保障基金政策,不仅有利于发挥信用保障基金“四两拨千斤”的杠杆作用和激发粮食市场化运作活力,而且可以保护种粮农民利益,畅通农民售粮渠道,将极大缓解全市粮食经营企业流动资金紧张的状况,有效提高地方粮食企业征信和抗风险能力,将杜绝出现农民“卖粮难”和企业“打白条”现象,为襄阳粮食收储市场化改革和粮食产业快速高质量发展夯实了基础。
早谋划显作为
十八大以来,在新发展理念指导下,粮食工作贯彻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积极推进粮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粮食收购政策改革主要体现在“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功能逐年递减,粮食市场化收购成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然要求,随着粮食收储制度改革的推进,自2005年开始实施的主要粮食品种最低收购价政策在逐步收窄,粮食市场化收购的比重将快速增长、份额逐年扩大,成为粮食收购的主渠道,2019年上半年市场化收购占全市粮食产量份额已达七成。

资料图
襄阳是湖北省第一大产粮大市,全年粮食产量达100亿斤。粮食收购工作一直是发改(粮食)工作的重头戏,“收得进,存得好”是落实地方粮食安全行政首长责任制的刚性任务。而近年全市全社会收购量年平均在60亿斤左右。全市取得粮食收购许可证的企业达936家,参与粮食收购活动的粮食经纪人在2000余人左右,粮食购销非常市场活跃。但由于现行粮食收购资金融资渠道的限制,融资难、融资贵是制约市场化收购的瓶颈。
同时,作为国家政策性粮食收购虽然仅占三成,但政策性粮食收购仍然是粮食收购市场的重要支撑。2020年,国家已明确进一步收窄政策性粮食收购覆盖面,将对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实行指令性计划,全国仅740亿斤,占2019年最低收购价粮食收购量的一半左右。国家政策性粮食收购减量势必加大襄阳市域内国有和重点民营粮食收储企业粮食收购份额,所以,解决企业收购资金问题迫在眉睫,今后有可能出现卖粮难,影响粮食安全。
寻突担破显当
为切实解决市场化收购资金瓶颈问题,市发改委粮食调控科室广泛开展调研,寻求突破。为落实省政府关于建立粮食收购贷款信用保证基金融资担保机制的政策和省粮食局、财政厅印发的《关于推进粮食市场化收购贷款信用保证基金工作的指导意见》(鄂粮规〔2019〕1号)。市委深改委在2019年改革工作中进行专项部署,要求建立粮食收购贷款信用保证基金。因此建立市、县两级粮食收购贷款信用保证基金遇到难得的政策要求和机遇,也是顺应国家粮食收购政策调整,落实省、市粮食收储制度改革工作部署的重大举措。

资料图市发改委粮食调控科室巧借东风,及时与农发行襄阳市分行进行研究和沟通,起草了《襄阳市粮食收购贷款信用保证基金管理办法》初稿,与市财政局、襄阳银保监分局多次研究协商,并参照省内安陆、公安等地经验八易其稿,后经省粮食局、农发行湖北省分行初审,报请襄阳市政府常务会议通过,由襄阳市政府办公室印发实施,实现在襄阳所有县(市、区)“全覆盖、无死角”建立全域粮食收购贷款信用保证基金,成为全省17个市、州第一个全面制订落实收购贷款信用保障基金的市,得到省粮食局的充分肯定,体现了粮食大市的政治担当。
资料图《襄阳市粮食收购贷款信用保证基金管理办法》中明确,信用保证基金是指由市政府和各县(市、区)政府适当出资,引导当地行政区域内符合条件的粮食企业共同出资设立,缴存于农发行账户,专项用于防范和缓释农发行对缴纳使用信用保证基金企业发放贷款所形成的信贷风险的引导性补偿资金。基金初设规模8000万元,按财政体制分级承担,分级建立基金,分级负责。农发行放大5-10倍提供粮食收购专项贷款。主要用于稻谷、小麦、玉米的收购。实行库贷挂钩、购贷销还。违反粮食收购管理规定的行为依法依规予以查处。
干实事显成就
回顾制订出台信用保障基金的的经历,市发改委粮食调控科室有以下三点体会:
一是真正把抓落实的工作落实好。做任何工作都要踏踏实实才能做好。在出台信用保障基金的过程中,提前做好粮食市场调查分析,深入研读领会国家政策发展趋向,掌握了实实在在的第一手数据和资料,在与相关部门、单位反复沟通、协调中有了充足的底气。
二是筑牢以人民为中心的为民情怀。粮食调控工作直接面对广大种粮农民。在粮食购销中,必须把浓烈的为民情怀倾注到服务售粮农户的一言一行中,把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融入到以身体力行解决售粮农户困难的一举一动中,从卖粮农民的角度,细致考虑国家惠农政策到市发改委粮食调控科室这里能不能全面落实,企业是否有资金收购,农民种的粮食是否卖得出,收益是否能得到切实保障等“最后一公里”真心服务,就能把粮食收购工作做好,提升卖粮农民满意度,让政府放心。
三是进一步增强创新争先意识。2019年,襄阳市没有出现“卖粮难”现象,粮食收购工作在全省粮食系统半年工作会议上作了典型发言。实际工作中如何让粮食“种得好、卖得出”,稳定我市粮食产量,保持农民增收,化解隐性“卖粮难”问题,市发改委粮食调控科室未雨绸缪,迎难而上,主动作为,力求实效,通过前后近半年时间的积极工作,提交市政府审定印发了《襄阳市粮食收购贷款信用保证基金管理办法》,为今后解决我市“卖粮难”问题打通了渠道、夯实了基础、建立了制度,切实履行政府兜底解决“卖粮难”责任。
编辑:刘澄芮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