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光要让学生读万卷书,也要行万里路。

资料图片

近日,教育部等11部门印发《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意见》指出,各中小学要结合当地实际,把研学旅行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统筹考虑,促进研学旅行和学校课程有机融合。

研学旅行离襄阳中小学生有多远?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市松鹤路小学、湖北文理学院附属中学等学校已试水研学旅行。不少中小学教师认为,《意见》的出台为研学旅行松绑,学校今后有了方向,既要让学生读万卷书,也要行万里路。

【现象】 部分学校试水研学旅行

在松鹤路小学,每年春暖花开时,该校都会组织学生到农村学校开展为期一周的“童梦置换”活动。副校长刘彩虹介绍,今年4月,四年级400多名学生自己准备行李,来到太平店镇朱坡中心小学,与当地学生同吃同住同上课,参观蔬菜基地,还徒步到长寿岛,走访长寿老人,观察农作物的生长情况,与大自然亲密接触,体验农村的风土人情。而太平店镇朱坡中心小学学生也会来松鹤路小学,与城里学生同吃同住同学习,体验城市生活。“虽然我们没有给‘童梦置换’活动冠名研学旅行,但这确实是学校有计划组织安排的集体旅行,学生集中食宿,将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这就是研学旅行。”刘彩虹说。

湖北文理学院附属中学也开展了研学旅行活动。今年5月,高一(1)班和(3)班108名师生在6天时间内,游览了武汉、南京、苏州、嘉兴、杭州、上海6座城市的部分景点。

“像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唐寅园等都和课本内容有很大联系,基本上就是带着课本游江南。”该校教务处主任郭劲松说,为了这次研学旅行,校方特意为学生们设计了“任务卡”,比如让学生从指定的涉及苏州的古诗词中寻找景点。

此次出台的《意见》中指出,学校要根据教育教学计划灵活安排研学旅行时间,一般安排在小学四到六年级、初中一到二年级、高中一到二年级,并根据学段特点和地域特色,逐步建立小学阶段以乡土乡情为主、初中阶段以县情市情为主、高中阶段以省情国情为主的研学旅行活动课程体系。

【优势】 广阔课堂很吸引学生

松鹤路小学五(1)班学生杨家萱的母亲罗英认为,研学旅行与父母带着孩子旅游是不一样的,“孩子与同学们在一起,可以学会关爱和体贴,学会照顾他人。比如,在给同学挑礼物时,能站在对方的角度想问题”。

谈到研学旅行,朱坡中心小学校长卓道庆说,像“童梦置换”就是一次研学旅行,它就像一次集体“变形记”,让农村留守孩子与城里同龄人有了近距离交流的机会,这对农村孩子来说,是一次很有意义的学习和激励。

每年暑假,很多学生会报名参加媒体组织的小记者旅行活动。“这种旅行有点像研学旅行,它不同于‘上车睡觉、下车拍照’的快速观光。孩子们到知名大学、革命根据地、极地海洋世界等地方参观,可感受高校文化氛围,饱览祖国的风光,而且是带着课本上的知识去旅游,像《北京亮起来了》《漓江》等课文中提到的北京、漓江等地方,孩子们去了会有更真切的感受。”晨光小学团支部书记洪蕾说,小记者们外出旅行会集中食宿,很多父母担心孩子出门不会洗衣服、洗头发等,“其实孩子们经过锻炼后,能力越来越强”。《意见》中称,研学旅行有利于促进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党、对国家、对人民的热爱之情;有利于推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书本知识和生活经验的深度融合;有利于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旅游需求,从小培养学生的文明旅游意识。

【瓶颈】 安全问题和经济负担

截至目前,襄阳七中未组织学生开展过研学旅行活动,但是,近几年,该校部分学生自主利用寒暑假时间参与过旅行社组织的生存体验、大学校园生活体验、英语口语训练主题夏令营等活动。七中校长胡启胜认为,如今,市区大多数学生是独生子女,父母对孩子的安全高度重视,学校在安全方面“不敢出一点岔子”。屡见报端的因出游引起的安全问题,也让学校“有想法没办法”。安全、经费成为开展研学旅行的两道难题。

“常言道‘教育不只在课堂’,众所周知课本中的知识大多来源于自然和社会,倘若孩子们能够进入大自然和社会生活的真实情境,那么学习将会变得更加丰富和生动。”胡启胜表示,研学旅行有利于学生终身发展,该校正在着力研究学生研学旅行的安全应急预案,只要研学旅行的各类应急预案充分,他们将积极争取社会各界的支持,努力给更多的学生创造研学旅行的机会。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老师说,费用是横亘在研学旅行面前的一道坎。前两年,有学校组织部分学生参加拓展训练,“活动很好,但涉及到费用,没几天就被家长举报了”。

据了解,《意见》中要求,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要探索制订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工作规程,做到“活动有方案,行前有备案,应急有预案”。学校组织开展研学旅行可采取自行开展或委托开展的形式,但须按管理权限报教育行政部门备案。学校自行开展研学旅行,要与家长签订协议书,明确学校、家长、学生的责任和权利;学校委托开展研学旅行,要选择有资质、信誉好的企业合作。各地要根据研学旅行育人目标,依托自然和文化遗产资源、红色教育资源和综合实践基地等,建设一批安全适宜的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基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