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龙镇紧邻隆中风景区,是襄阳市的“西大门”,因三国时期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在此“躬耕苦读,纵论天下”而得名。曾获得全国亿万农民健身活动先进乡镇、全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全省擦亮小城镇试点镇。
日前,全市文明乡镇(街道)创建工作现场会在卧龙镇召开。市委常委、宣传部长胡和平,区领导罗兴斌、张晓琼出席活动。全市各城区乡、镇、街道负责人参加现场观摩活动。
参会人员在卧龙镇实地观摩了文体活动站所、集镇街容街貌、公益广告布置和垃圾分类等。
现在,和我们的观摩团一起,
走进卧龙,
感受文明新风尚!
近年来,
卧龙镇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契机,
按照“街面净、线理顺,货入店、
车停正,垃圾治、污水清,
环境美,设施全、人文润”的标准,
在中心集镇开展“创文”氛围营造、
基础设施改善和环境整治等,
营造整洁优美、文明有序的新卧龙,
整个镇容镇貌得到了全面提升。
聘请专业保洁公司,开展道路清扫保洁工作,做到垃圾日产日清。集中力量,下大力气对集镇主次干道门前乱堆杂物进行清理,清除卫生死角。
针对占道经营和游散摊点现象,组织执法人员进行联合执法,加强日常监管,规范商户经营行为;针对车辆停放无序、交通拥堵问题,疏堵结合,征求民意,因地制宜在主次干道背街小巷充分施划机动车、三车停车线。针对“空中蜘蛛网”,协调相关单位对架空线缆进行集束,确保架空线和箱体整齐、美观、不脏、不破,无安全隐患。
累计投入52万元,因地制宜,在显著位置设置一大批与周边环境相融合、风格统一、色调一致、体现本地特色的公益广告。
襄城区作为主要的垃圾分类试点城区,着力在主城区推进的同时,目前在全区所有乡镇全面推行。卧龙镇遵循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原则,实施垃圾分类处理。在南街沿线、永安街西段和谭庄车站等重点路段精准投放设置垃圾分类点14个。
对主干次干道路面进行刷黑,设置规范的道路标线,对绿化进行提档升级,在常青灌木群中补植红叶石楠、金边黄杨、法国冬青等8000多株,增设防撞护栏。从细节处着手,因地制宜,将原来不规范的斜坡全部拆除,人性化的设置镶嵌有鹅卵石的三车通行规范斜坡。
现场观摩结束后,卧龙镇主要负责人就卧龙镇文明乡镇创建工作做了经验介绍。
胡和平指出,卧龙镇中心集镇经过整治后变化非常大,要保持常态确保整治效果不反弹。
胡和平强调,参加现场观摩的同志要把卧龙镇的经验向主要负责人汇报,引起“一把手”的重视,把“创文”办成老百姓认可政府工作作风的好事。每个城区都要把各项工作细化到人、细化到责任区域、细化到包保领导和具体工作内容,充分引起“一把手”的重视。
未来可期
卧龙镇历史悠长、文化延绵,风景优美、发展有序。但是只可以此为豪,不能引以为傲;让来往的每一位主人和客人,都能点赞卧龙——是我们一直在努力的方向!
编辑:王晓 / 审核:曾庆红
请输入验证码